執筆時,乃人大常委會表決香港政制的翌日,各大報章有如下標題:背逆民意—北京扼殺二零一二雙普選/普選特首要等十年/二零一七普選特首/最快二零二零年普選立會/港雙普選有期。
爭拗二十多年的普選問題終有了較為明確的答案。媒體及各界人士都會對這答案有不同的解讀,就如上述標題的負面到正面皆有,不出為奇。然而,坊間能影響民意的討論,對此等大事實須按著嚴謹的論事程式;這方面倫理學的「動機、行為、結果」三層論事法,值得各方借鏡。
人世間事情的發展都有上述三個元素。「動機」往往是最難知道、又最被揣測(如上述第一個標題)的起事元素;「行為」本身是動機的「手段」,是攤出來一種做法以爭取人心;「結果」不外是實現起事者動機所期盼的,但又是意外頻生的。月前的區議會選舉或可說明這三層現象。首先,區議會自廿多年前設立、沿革至今,政府的動機是甚麼,坊間一直有各種揣測;區議員大部分出自地區直選,這種做法(遊戲規則)算是比較滿足本地民主訴求的手段;近兩屆區議會選舉的結果,都是意外地一次民主派大勝、一次民建聯大勝,令往後政情改變,原初各方的動機未必能如願實現。
可見,動機、行為、結果三者息息相關,令事情的發展充滿變數。二零零五年政改的「先圖後表」(行為)不獲立法會三分二通過(結果),今天的「先表後圖」卻獲人大常委全體通過。反映不同時空及對象下政改一事的變化可以甚大,而民主派一些議員也可能在今天的時空下「收貨」。然而,此等行為和結果都是「攤出來」可作理性研判的客觀事情,不同於動機的隱藏屬性,即起事者可以深藏其動機而作出贏取人心的手段以達預期結果,這可以是好事或壞事;遇事者亦可以揣測起事者的動機以致左右其手段來扭轉結果,這可以將好事變壞事或壞事變好事。但是,揣測他人動機是主觀且高風險之舉,於事有礙多於有助。
在香港,政事日趨以民意為依歸,但民意往往受報刊(選材報道、社論、不持平的論壇版)、電台(鋒煙節目篩選來電、主持人立場)、政客等言論影響,而以往最能爭取民意之舉,就是「唱衰」他方的動機以期扭轉結果,或許今後各方人士都要摒棄這種主觀的說詞,才是香港的出路。
耶穌曾有此言:「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值得深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特刊】
【過渡人生】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