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呢份工!」
這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曾蔭權先生的一個宣告,也是他治理香港的理念、抱負、承擔。這也是每一個人,投身任何的行業,在每個職事、崗位上都應該具備的一個意念,大家存在心裡,再而身體力行,完成自己的本分和責任。經過一段的時光,從自己工作上的表現,讓眾人的評價,有些效果,是立竿見影,有所成就,無負眾望,功及社會,自然聲譽卓著。反之,窩窩囊囊,不只一無建樹,倒留下不少的成患、成災的後果,最少也留下一個爛攤子,要繼任人選好好的收拾。
提到做好呢份工,當然是固所願也。可是並不是自己只盡了本分,盡忠職守就做得好。因為面對的不同的對象,不只單方面,而是各有所要求的各門各派,各有所需,形成對立,甚至壁壘分明。俗語說得好:「順得哥情失嫂義」,稍拂某一方面的意願,未符他們的所求,就群起攻之,有甚然者竟至人身攻擊,分明敵我,這幫如是、那派如是。
這樣,以一個人、一小撮的同夥,儘管怎樣地彈精竭慮戮力同心的硬幹,希望能夠滿足每一個人的意願,這就是苛求火中取栗。
可是這些差事,明知吃力不討好,希奇又不少人那麼熱中,為求竭力的爭取,甚至不擇手段,勝者雀躍奔走相告,負者不只是若有所失,甚至淒然垂淚,局外人真是不明所以。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這正是「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就在今天,又是一場選戰,都說要做好呢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