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


2240 期(2007 年 7 月 29 日)
◎ 牧耕筆談 ◎ 丹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Anne的爸爸David是香港人,在台唸書時,和來自馬來西亞的阿麗相戀,婚後兩人赴美求學、短期回港工作。認識他們時,一家四口已定居台灣。沒想到多年後,我牧養的對象,有許多正是像他們這樣跨國、跨文化的婚姻;更沒想到多年後,我就在香港,接待在內地求學、路過返台過暑假的Anne。

  住在臥室、起居室、客廳不分,只能用地舖規格招呼客人的斗室裡,加上將近一半時間,過的是貓頭鷹式的、晝伏夜出的單身生活,要接待青少年同住四五天,說實在有些為難。想著一些實際的問題,早餐容易解決,水果、牛奶、麵包就可打發,其他兩餐總不能餐餐吃外頭,但要大孩子吃我自己慣常的水煮食物,似乎有點不人道;每早晨得要陪她早起怎麼辦?幸好後來Anne天天有節目,沒節目的下午我剛好放假;而且因她的緣故,每晚我都能早睡,直到最後一晚才又故態復萌。

  每晚我會和Anne聊天,讀陶恕的作品,然後一起禱告。這樣,我幾乎熟悉了她爸爸所有親人的信仰狀況;大概了解我在台舊識的牧會難處,其中之一是會友的點名批評,這點我們倒是處境相同;當然也稍微盡到牧者的責任,解答Anne的信仰難題。有晚Anne提到,講台上對《斷背山》影片的回應、基督徒對同性戀的批判,都令她反感,我除了告訴她我們面對的嚴峻情勢外,還說:「......指出他們的錯誤是必須的,但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得到醫治,這除了接納、陪伴他們之外,還需要有相關的配套措施......。」這似乎讓她感到是條出路。我們談自由和放縱,另晚論到批評和包容,這樣的談論以及Anne的懂事,令我欣喜David夫婦的言教和身教。

  他們家每主日下午有個查經班,之後供應免費的美味晚餐。David主領查經、阿麗就負責十多人的伙食、Anne照顧小朋友。Anne說,其實她並不喜歡那些孩子,但當時她不善於表達、也不敢說,後來爸爸知道了很傷心,覺得既然無法全家同心同步,便考慮要不要停止這事奉?不過後來這查經班仍繼續,小朋友就改由妹妹負責,「我妹妹是個大好人」,可先前的印象是,阿麗很擔心小女兒—「因為她曾經離家出走」。

  原來阿麗一個指令、大女兒就一個動作,但小女兒不吃這一套;加上Anne內向、戀家,妹妹可不介意在外晃蕩,媽媽阿麗只好改採懷柔政策。聽Anne分享這些,和她一起為家人親戚,為她的學習、在學校能找到屬靈同伴,為台灣的母會禱告,雖然「爸爸說,甚麼程度的人就為甚麼事禱告」,但相信為著將來服事的路,以致選擇到內地唸醫的Anne,正朝向神要使用她的屬靈高度成長中,我很歡喜有機會接待她。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