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背後


2240 期(2007 年 7 月 29 日)
◎ 文林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死亡:你的生命導師
       陳黎婉嫻

  近年,常有機會到一些中學裡跟學生談論一個聽來較為「冷門」的課題—死亡。死亡一直是人們的禁忌,好些人對「死」是萬分迴避的。有一次,去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工作,竟發現那兒是沒有四樓的,皆因「四」與「死」字諧音,彷彿多提「死」字也會招致詛咒或殺身之禍似的。何解我偏有這負擔跟年輕人談死?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要裝備人去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那麼「死亡」是理應包括在教育範疇內的。正如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去年發表財政預算案前說:「人生中有兩件事是必然會發生的,就是死亡和交稅。」更準確點,只有死亡是肯定逃不了的。既然如此,何以我們不把握機會為青少年提供「死亡教育」呢?

  其實「死亡教育」的骨子裡正是「生命教育」。惟有我們真正看清楚死亡的真相,認知人生的大限,體認生命的短暫與無常,才會去珍惜和熱愛生命,並且追求活得充實和有意義。專家發現,愈早讓青少年懂得思考死亡,就愈能幫助他們滿有準備地生活;更早明白生命的方向。

   死亡啟發我們要活好今天。生命並非無限備用的,有些人恃著自己年輕而隨意「玩命」,吸煙、酗酒、濫藥、吸毒、飆車、不眠不休地打機等,都是胡亂糟蹋生命的例子。誰說年輕人可以免死?我認識三個家庭,他們的少年子女都分別因為細菌感染、血管爆破而猝死。再加上腫瘤、疫症、地震、海嘯、恐怖襲擊、交通意外等事實更叫我們明白死亡並不一定是老人家的專利。無人會知道自己或親友還有多少個明天,死亡提醒我們不要把現在該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幫助我們每天都過得充實。

  死亡也提醒我們接納哀傷。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關口,每人遲早都要迎見死別帶來的傷痛。若然我們懂得為死亡作準備,盡量與身邊的人和好,讓生者善別;死者善終。而更重要是與上帝和好,得著永恆的盼望,便能坦然無憾地面對死亡了。中國人向來有大堆禁忌去阻止人了解死亡、面對哀傷,結果大多數人只得否認或隱藏自己的哀傷,長期的情緒抑壓,結果導致身心靈的虧損。有時我們誤以為青少年人不會因失落而哀傷,其實當他們面對喪親或父母離異時,大多會產生茫然不知所措的疑慮,實在很需要學習如何疏導哀傷情緒、處理及調適內心的恐懼與內疚,因此,死亡教育是刻不容緩的。

  死亡更教導我們要珍惜生命。近年青少年自殺風氣日趨嚴重,專家認為最佳預防自殺行為的方法是教育,家長或學校應主動讓孩子們公開探討與死亡相關的話題,了解生存的意義,使他們不再誤用自毀來解決問題,明白自殺並非懲罰自己、報復他人、逃避困難、甚至引人注意的途徑。年輕人正是因為對死亡無知才隨便輕生,試問我們又怎能眼巴巴看著他們愚昧尋死而坐視不顧呢?

  有人說:聰明人會視死亡為仁慈的生命導師,你同意嗎?


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另一個故事
            林偉廉

  選擇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筆者在醫院接觸過的有:因為同學自殺了而決定集體自殺的五名中三少女;跳樓自殺有因為長期患病或因為患了不治之症到了末期的病人,也有因為不能面對考試的挫敗而選擇跳樓的中學畢業生;上吊自殺有因為長期受精神病困擾的少年,也有因丈夫有第三者的中年女士;割脈或燒炭自殺的有因為感情問題的少男少女,也有因為經濟出現問題的主婦;亦有因做錯了事而感到遺憾和自責的父親,腦子裡經常有自殺的念頭,如希望被汽車輾斃等。以上的例子只是表面的原因,故事的背後往往又有另外的故事,是人、事、物、情與理錯綜複雜的關係。我們都會明白自殺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事實上,當人無法處理所面對的事情,甚或覺得事情到了困局,沒有出路,最終便選擇了自殺的絕路。

  假若自殺成功,當然為親人帶來無比的傷痛。若自殺不成,親人同樣要面對傷痛、憂心,恐怕當事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殺。對當事人同樣可以帶來很大的創傷,這包括身體、心理和心靈上。在筆者的記憶中,有一位因婚姻問題而試圖自殺過三次都不成功的女士,第三次她選擇了燒炭,慶幸給家人及早發現,救回一命。當我到她床邊探望她時,她說:「為何死是這麼難?」這句話背後隱藏了許多許多的無奈與無助、苦痛、忿恨......。她需要的不是同情,更不需要被責備為何如此狠心留下子女,為何再做傻事等等。她需要的是一對聆聽的耳朵,一個願意接納她的心,一位願意陪伴她的朋友。

評估自殺的風險

  要關顧和支援曾試圖自殺的人,必須注意和評估他們的自殺風險,一般可以分為(一)較低風險;(二)中度風險;(三)高風險。此外,有九方面需要留意:包括(1)自殺的意念;(2)自殺計畫;(3)自殺歷史;(4)個人健康狀況;(5)應付問題的能力;(6)個人性格和生活模式;(7)精神病的病癥;(8)人際關係和社交資源;(9)壓力來源。

   以下有些問題可以幫助關顧者探索和評估當事人的自殺風險:

  (一)有關自殺意圖和過往自殺情況的問題範例:

  近來發覺你似乎有點不開心,是否有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這種感覺維持了多久?過去有否經歷過類似的感覺?過往有類似感覺時,你如何面對?這些方法有否幫助?你認為你現在經歷的處境能否改善?你對將來有甚麼看法?有些人經歷過你現在的處境時,一時間都會有心灰意冷、沮喪,甚至有生無可戀的感覺,現在你有沒有類似感覺?當你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你是否曾經想過去傷害自己呢?在那時候,你會有這種自我傷害的想法嗎?

  你經常想及自殺嗎?每天幾小時,還是一整天想著呢?這情況維持了多久?你曾否試圖或實行你的想法?你曾經做過些甚麼?接著有甚麼事發生?你又是如何得救?你認為你現在的感覺與當時類似嗎?有沒有想過一些可能會令自己或他人受傷的想法?

  (二)有關案主的無助感和保護因素的範例:

  過往你喜歡怎樣打發時間呢?現時你還喜歡這種打發時間的方式嗎? 若你離世的話,你會覺得你身邊的人,例如家人和朋友會有甚麼反應呢? 你認為有甚麼值得你留戀呢?你認為有甚麼東西能幫助你解決現時所處的困境呢?例如:好像現在這樣向別人傾訴,你覺得好一點嗎?是否有些幫助呢?你對未來的日子抱著甚麼期望呢?關於自殺計畫的問題範例:近日,你有否試過在心情惡劣的情況下,認真地去計畫尋死呢?你打算怎樣做?跳樓?燒炭?你有否計畫在何時、何地及以哪一種方式實行?(如有具體計畫)你會用甚麼方法取得你計畫中所使用的工具∕物件或到達你計畫中的地點呢?得到工具後,你會如何使用?你有否已取得或儲存一些可致命的工具,如:利器或藥物呢?過往你曾經怎樣克服自我傷害的念頭呢?何種方法你認為最有效呢?對你現時所處的處境,這種方法是否依然有效呢?你有否向一位重要的人物道別呢?例如寫永別信或在電話說永別等。你有否打算將一些有紀念價值的物品贈予他人呢?若你離世的話,你覺得你身邊的人,例如家人和朋友,會有甚麼反應呢?

  若當事人很明確的回應上述的問題,且清晰地表達出對自殺的意圖,會視為傾向高風險,相反,對上述的問題回應較為含糊和不明確,一般可以視為低風險。可是,無論怎樣,曾試圖自殺的人,都需要特別關注,用心去聆聽他們,盡力去協助他們走出困局。

  結語:作為關懷者,我們必須抱有一個基本信念:生命是上帝所賜的,必須好好的珍惜,並且有意義地活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參考:《社區精神科緊急事故處理及危機介入》新生精神康復會出版,2006年。)


從聖經看生與死
     區伯平

  「他從一人造出萬族,居住在全地面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為要使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找到他,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乎他。」(使徒行傳十七26-28和合本修訂版)

  這是我在安息禮拜中、或者為會友沒信主的親朋主理殯禮時,最常念誦的經文。離別永遠是哀傷,何況是今生的永訣。在那縱有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說起的時刻;只好借助合宜的詩歌憑曲寄意,亦引述《聖經》之言,感晤生死之道。

  人生在世,根本不是自己的選擇。人出生於哪個年代、生為哪一國族,也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由此可信,生命是天地的主所賜,由天地的主安排。每個生命看來是屬於自己的,但是原來生命更屬於賜生命的主。生命似是一個謎,生命卻是上主的恩典。

  每個生命背後,都有說不完的故事。然而生命又似乎是一個循環不息的悶局。雖然各人可以展露不同的笑臉,或是流著不同的血汗與眼淚,卻都由這「十六字真言」說透了:「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恩怨愛恨、悲歡離合。」

  身負牧職,看著教會的孩子長大,看著親子求學營生,看著青年嫁娶生子,看著成人勞累退休,看著長者逐一息勞,。生命循環,生命短促;倍感實在。主賜生命,用意何在,其中的恩典、怎樣去理解呢!

  「天下萬事都有定期,都有上帝特定的時間。生有時,死有時;。那麼,我們一切的勞苦有甚麼用處呢?我看出上帝使我們負荷沈重的擔子。他為萬事特定適當的時間;他使我們有永恆的意識,卻不讓我們完全明白他一切的作為。所以我想,人不如時常歡樂,一生享福。我們都應該吃喝,享受辛勞的成果。這是上帝的恩賜。我知道,上帝所做的一切永遠長存;人無法對上帝的作為有所增減。上帝這樣做,是要人敬畏他。」(傳道書三1-14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這是我在火化禮中、或是為逝者安放骨灰時,最常念誦的經文。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始終在於與賜生命的主掛勾。每個生命在生與死之間年日有多久,是生命的主的定旨。人只管珍重上主所賜,盡己而活,又盡享「辛勞的成果」,才可算得生命不枉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