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安息


2232 期(2007 年 6 月 3 日)
◎ 教會之聲 ◎ 賴品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每當提起安息,往往使人聯想到的,如不是安息禮拜,便是主耶穌與法利賽人就安息日問題的衝突(太十二1-21;路六10-17;十四1-6);在當中,祂除了宣告「人子是安息的主」外,更強調「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可二27-28)。

  其實,按照十誡中對安息日的規定,不單是人,而是包括畜牲,都不要在第七天工作(出二十8-11)。另一處經文更指出,安息日的目的是要「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暢」(出廿三10-13)。除安息日外,聖經也有對安息年的規定,指在第七年要休耕,讓田地也可以歇息,讓窮人以至野獸皆可以找到吃的(出廿三1;利廿五1-7)。每七個安息年就是一個禧年,到了禧年,貧苦無依以至連地業也賣了的人,可以有一個翻身的機會,免去債務並贖回所賣的田地,甚至赤貧得連自己也賣掉為奴的也可以獲得釋放(利廿五8-55)。

  由這些有關安息的經文可見,人類、眾生與大地,都是需要有安息才能回復生機勃勃;安息並非只為人而設,也是為一切受造而設;安息不單有益於個人身心,更是踐行社會公義;正如很多研究環境倫理的學者所指出,個人生命的整全、社會的公義與環境的保護,三者是互相緊扣。

  對於有關安息的傳統,很多現代人都會覺得不切實際,甚至是完全與時代文化背道而馳。隨工業革命的出現,愈來愈多的人的工作是與機械打交道,毋需按照大自然的律規來作息。在工業社會機械卻似乎不需要休息,因此最好是使人跟機械來運作,一星期七天,每天廿四小時,年終無休,那就達到最高的生產力。這種生產模式所帶來的文化價值是,人除了要努力工作外,最好還要精心計算安排個人生活,用盡一分一秒,使人活得更有生產力(productive);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固然是罪惡,安息也好像給人一種不事生產的懶惰感。

  這種生產模式帶來對個人生命以及整體社會的嚴重破壞,早已有不少學者提出過,也有不少文化人提出批判,例如差利卓別靈的電影「城市之光」。但在近年不斷加劇的全球化的趨勢下,這種破壞似乎是愈演愈烈。不單貧富懸殊的現象日益嚴重,為了不斷提高生產力,一般人的工作時間似乎是愈來愈長,工作與休息的場所的分界愈來愈模糊,留給休息的時間愈來愈少。在這種「忙碌至上」(busyness,音譯:迫使你死)的文化中,朋友見面打招呼不是問「忙不忙」,而是問「最近忙些甚麼」,好像忙碌才是正常,人愈忙碌似乎就愈有價值。

  在近數十年,人們對生態危機的覺醒,發覺有限的天然資源是根本不可能為無限的經濟增長提供無限的原材料;但現代社會所追求的快速經濟增長,往往是以對大自然的破壞為代價;大自然不再是倚賴或觀賞的對象,而是剝削的對象,為了經濟上的無限增長,天然資源也就不斷開採,忘記大自然和人類一樣也需要有休養生息才有可能持續。生活在這種受到嚴重破壞的環境、貧富懸殊的社會以及「忙碌至上」的文化,人恐怕也難有健康和快樂。

  當我們看到時代文化的洪流及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聖經對安息的智慧,並且也看到教會堅持將七天中的一天分別為聖,留給來休息和敬拜,正是一種抗衡時代主流文化的文化實踐。這種堅守安息的「為無為」的文化實踐,嚴正地表示了基督教信仰的基本信念與價值。一方面,這是承認人是有限的受造,需要有休息的時間,人的價值是不能被還原為人的生產力,而人類所真正需要的,是身心靈的健康(health)多過是財富(wealth)的增加。另一方面,透過對上帝創造的頌讚,對大自然的欣賞與關顧,以及對主耶穌的死而復活的記念,教會一再確認,大自然是屬於上帝的,它的價值並非由它的經濟價值來衡量,天地萬物也與人一樣同蒙上帝的垂顧,也同樣需要恰當的休養生息,並且也與人一起企盼上帝的拯救(羅八19-11)。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特稿】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