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之選


2215 期(2007 年 2 月 4 日)
◎ 時事透析 ◎ 羅杰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以政治家自許的曾蔭權,對於二零零八的特首大位一早是志在必得,而且他亦一早勝券在握。但對於參選一事,卻是遲遲不肯表態,一於靜觀其變,後發制人。

  由於特首選舉一直未曾經過真正的民主洗禮,而社會上要求普選和有競爭選舉的聲音,則愈來愈多。雖然這些聲音對於曾蔭權能否當選可說是毫無影響,但卻會對他當選後的施政和民望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曾蔭權的考慮,或許不是如何贏得這一場選舉,而是要如何設計這一場選舉。換言之,就是怎樣使自己在這場選舉之中,贏得最多分數。

  有時事評論者指出,曾蔭權或會像上一次一樣,把所有參選對手摒出圈外,然後才放下身段親近市民,這樣既可完全掌握選舉的結果,同時亦可以避免了一旦競選所引起的社會效應。但隨著泛民主派取得超過一百個選委席位,梁家傑雖然不可能勝出,但卻極可能成功登上擂台。一場有競爭的選舉亦會拉開戰幔,曾蔭權當然要思考如何進行這場比賽。但是這是一場強弱懸殊的比賽,所以曾蔭權要爭取的不是勝利,而是要贏得光采。

  早前曾蔭權刻意高調不結煲呔,改插袋巾巡視自己的競選辦公室,並且有消息指他的競選班子裡會有地區人士。如果這都屬實,也就是曾蔭權最後決定了要在八百人選舉圈以外進行他的選舉工程,和對手梁家傑來一場民意之選。

  我們無從得知曾蔭權是否一早有意進行一場民意之選,還是因為梁家傑可以站上擂台,才被逼改變策略。但曾蔭權肯落區與梁家傑爭取民意,則肯定為這一次的特首選舉添上不凡的意義。因為這是認同了民意的重要,即使不在普選的形式下,特首候選人亦得要尋求市民的認受性。從這一點來看,香港的民主是向前推進了一步,而梁家傑參選的目的,亦已達到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