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非驢非馬的學券制


2215 期(2007 年 2 月 4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學券制的本意原是好的,但落在僵化的官僚思維中,好事卻變成壞事。學券制用意是由家長本身決定其子女入讀哪間學校,無論是私立的或公立的;透過指定款項的資助,家長可選擇私校而填補有關學費差額,或入讀公校而全數獲得資助。

  硬性的平等主義,所有合資格人士只可接受某一形式的教育,卻不容有其他選擇;事實證明是弊多於利。朝向多元化的社會發展,教育要鬆綁,朝向學券制發展不是壞事。當私營的學校,即或學費甚貴,仍能吸引甚多家長排隊報名,這就值得公營者反省本身的不足。學券制背後,反映是市場競爭的取向,私立辦得好的,不愁沒有學生;辦不好的只能結束營運。

  倘若只有非牟利幼稚園家長才能享用學券制,根本不是佛利民倡導學券制的原意,只是非驢非馬的東西,左右不能討好。站在教會的角度,政府現今對非牟利幼稚園資助的方式,對教會的持續經營是一件好事。但站在所有家長的位置,所謂牟利與非牟利幼稚園的界線並不清晰;非牟利幼稚園是否沒有賺錢的呢 ? 因此從公義的分配原則思考,「錢跟家長走」,而非「錢跟學校走」方是正確,由家長有權決定其子女入哪類學校,接受哪種教育模式。

  從學券制再進一步思想,應不只是學前教育才使下一代受惠;筆者建議中小學更要實行,讓家長有權選擇英語或普通話授課、或注重文化藝術的、或偏重全人發展的,只有多元化的教育才能為社會培育多元化人才。與其不少家長送子女往外國升學,我們要為教育鬆綁,有更多不同選擇可供家長取捨,而非全是「一條龍」式升學。

  本港教育積習的問題,乃是「更換腦袋」,主政教育的官員沿用「長官指導式」意志控制教育政策;然而愈是要「母語教學」、要推行「校本條例」、要硬規的「通識教育」等,往往是配套嚴重不足,或信息混亂,導致新政未見其利而先見其害;學券制的實施,也是如此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