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都去飲


2202 期(2006 年 11 月 5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早陣子,一位以創意見稱的小學校長引起各界不少議論,有人認為她把老師造型照貼在校門口是無聊之舉,有人說那是本末倒置,看來批評多於欣賞。不過,在教改和殺校討論之外,這倒是教育界一個饒有趣味的話題。

  其實,人家在校內張貼老師造型照,只要老師不介意任由學生評頭品足,不怕學生把他們的外型打扮衣著互相比較,也沒有甚麼不妥。反倒是校長那句號召:「日日著到好似去飲!」頗值得思考。

  如果「飲衫」意味打扮入時、珠光寶氣,我是不以為然的。聖經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扮靚也是如此。從早到晚只顧扮靚的老師,很令人懷疑他的教學熱誠,絞盡腦汁買靚衫化靚妝,會否花同樣心思在學生身上實屬疑問。

  假若「飲衫」代表端莊整齊,我卻舉雙手贊成。現在很少學校還會規定女教師必須穿長衫或裙子,於是,老師服飾愈來愈「便服」化,有人甚至腳踏拖鞋「踢達踢達」走進課室,好像一下課就要到沙灘或市場去,未免有欠莊重。而年輕老師身穿超迷你短裙加吊帶背心,每次舉手寫黑板便露出一截雪白的肚皮,對踏入青春期的五、六年級小毛頭來說,實在是極大誘惑。

  與其「日日都去飲」般隆重,不如輕便、整齊、清爽和端莊—這就是老師最合宜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