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政治正確


2190 期(2006 年 8 月 13 日)
◎ 交流點 ◎ 符碧珊(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同事做完一個見證訪問回來,慣例問他收獲如何,他說跟被訪者談了整整四個多小時,對方非常的坦誠友善謙遜親和,而在一起合作事奉的幾天時間裡,我們亦深深感受這位頗有知名度的被訪者的情操值得一寫,可最後同事卻唏噓一番:「他雖是很好的基督徒但很少返教會呢,連他自己也說恐怕不適合我們寫見證故事。」

  這位被訪者因工作關係需要接觸不同圈子的人,有時甚至要陪江湖朋友抽煙飲酒方便打成一片,比起很多標榜自己是基督徒的公眾人物,他對信仰的追求其實更有誠意,只可惜他的工作處境與教會文化有很大的距離,教會所能給予的牧養並不適切,一直他都是自行覓食的讀經祈禱與神維持關係。

  然而一個「政治正確」的見證,是他可以做到當人家遞上煙來或敬上一杯時能回應一句:「我是基督徒不抽煙∕不喝酒的」,偏偏他向現實生活「妥協」,沒有勝過「軟弱」,偏偏我們的見証故事早已將基督徒的行為標準化,你能做到拒絕對方就是堅持信仰,你做不到便是失見證。我們又怎去寫出「失見證」的故事呢?

   那四個多小時的訪談內容原是多麼的豐富,但在意識形態先行的福音文章裡,怎容得這樣一個沒有拒絕抽煙飲酒又沒有返教會的見證?我的困惑是,我們在講求「政治正確」而將見證故事標準化的時候,是否也同時將信仰變得概念化和抽離生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