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鄰里


2189 期(2006 年 8 月 6 日)
◎ 時事透析 ◎ 蔡志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父親斬傷女兒後跳樓、媳婦咬傷家姑之後亦跳樓輕生!過去幾個星期接連發生多宗倫常慘劇,地點已不單單是天水圍這些偏遠地區,而是包括何文田及將軍澳等地,這已不是簡單地歸咎於地區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結構和人與人之間支持系統出了問題。

  家庭是整個社會最基本的單位,當個人主義不斷膨脹,家庭結構受到衝擊,甚至家庭的定義亦不斷被挑戰;其他問題便會不斷浮現。當我們不再相信一男一女一夫一妻是值得支持的婚姻制度,是子女成長較理想的家庭環境,當基督徒亦對婚姻家庭失去信心,向現實低頭,為了怕令單身人士尷尬而少談婚姻家庭的重要;甚至要因應離婚率日高而大談美滿離婚;追隨世俗潮流而接受同性婚姻!當我們亦接受愛不是一種委身和承諾,而是以個人的感受為主體;當我們將個人幸福置於對子女和父母的責任之上,婚姻家庭出問題,其實是順理成章的結果!教會對社會能作出的其中一個重要貢獻,就是繼續努力宣揚上帝對婚姻和家庭的心意,並且身體力行,努力去學習和實踐。基督徒的婚姻不會自動美滿,但我們擁有的是幸福婚姻的指南,不用望天打卦等運到。

  當然,縱然我們相信婚姻、相信家庭,但總有些時候,婚姻和家庭仍會出現問題,甚至危機,當核心家庭的規模愈來愈細,親朋戚友見面的機會愈來愈少,鄰里的守望愈來愈薄弱,一旦家庭內部出現危機,沒有適當的支援,隨時會令問題惡化,甚至演變為倫常慘劇。香港有一千二百間教會,對於大部分市民來說,絕對敢說「梗有一間在左近」,若果我們能夠積極介入,協助那些有需要的家庭,我們能夠為這個城市帶來的祝福不容忽視。要令教會能夠成為美滿婚姻的示範單位;貧困家庭的支援中心;問題家庭的求助對象,我們需要的不是口號,而是實際行動,教會必須認識自己所處的社區、愛上所處的社區,以及服侍所處的社區。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