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鐵紛爭峰迴路轉,發起「兵變」的變成輸家,管理高層最終被辭退或離任,事件的發展急促突然,誰人應負最大的責任難以分辨。
當然,九鐵確存在管治問題,要處理的不單是釐定不合拍的主席和署理行政總裁的角色,一些深層的問題可能仍需解決才能使機構更有效地服務大眾,好好運用社會資源。
不只九鐵,社會上眾多的公營機構,由服務團體或法定組織,至大學、中小學,皆受董事局管轄,而這些眾多的管理組織又發揮多少作用呢?主席的角色,理應帶領有關機構做好其本分,甚至有超水平的表現。不然的話,為甚麼政府需要派局外人參與其中,從眾多人士中挑選合適才俊擔任領導及監督工作?
那邊廂,在英國老牌傳媒機構BBC(英國廣播公司)剛被政府建議進行架構重組,其中包括廢除集中日常管理和自我監察於一身的董事局制度,加強外來獨立監察。據報載現時BBC董事局常被批評和管理層關係太「友好」,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可見在今天競爭激烈的社會,有效的公司管理文化不能缺乏,落伍、腐敗的制度或管治讓公司經不起外在環境改變的沖擊,本港眾多公私營機構的董事局運作又如何?主席們又有否盡心盡責,同時有效地和成員、員工溝通?(當然,基督教團體和教會也不例外)這是市民應多加觀察的問題。
數天前看見一份宣教組織的代禱資料,其中一項是為主席禱告;是的,主席職任不應是虛銜,其責任重大,怎能不關心?
楊麗賢(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專題專訪】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