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6 期(2005 年 7 月 31 日)
◎ 牧養全攻略 ◎ 鄺偉衡
一般拒絕牧養傷殘人士的教會只有三個原因:一、我們不了解傷殘人士;二、我們的教會設施及地方不足;三、我們的經驗及人手不夠。這是非常可惜的事,只要「邊學邊做」;聯合牧養、互補不足;用心去做、有愛心,就成為好的開始。其實,牧養「人」就是最艱巨的工作。以「人」為本的哲學原則、「傷」與「健」二詞實已沒有意義了。視為「一般人」、「普通人」、以平常心對待就正確了。正如「傷健運動」的倡導者Mary Robinson所言:「傷健本平等、機會非憐憫」。這是神賦予人類的尊嚴,共享社會資源、均平教會恩典、體會人間有愛。服侍傷殘人士有幾項要注意的事。
一、基本的需要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愛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認識及實現的需要。
二、應有的態度
1.彼此接納;
2.耐心關懷;
3.鼓勵自助;
4.避免批判;
5.尊重對方;
6.友善誠懇;
7.了解感愛。
三、協助的技巧
1.訓練充足;
2.親切笑容;
3.主動接觸;
4.溝通方法;
5.小心侵犯;
6.適當協助;
7.安全第一。
四、承諾的信念
1.不怕保密:絕對尊重個人私隱。
2.不怕提問:承認不足及不懂。
3.不怕異味:無論是體臭或骯髒。
4.不怕受「傷」:勇於建立關係。
5.不怕情緒:諒解失調原因。
6.不怕聆聽:樂於疏導憂傷心緒。
7.不怕代禱:多作面禱、公禱及私禱。
(作者為回聲谷傷健福音協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