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6 期(2005 年 7 月 31 日) ◎ 交流點 ◎ 陳一華(宣道會錦繡堂顧問牧師)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無可厚非,家境富裕者無疑較貧窮家庭佔優,他們升讀大學的道路(包括國內與外國升學)是寬敞的,機會較多,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筆者認為若每位年輕人都可以唸大學,實乃可喜可賀之事,但事實告訴我們,並非每位年輕人均鍾情大學教育,有些喜歡創業,有的很想發揮藝術才華,也有的盼望投身服務行業,當然,渴想完成大學者,仍是大部分年輕人的夢想。因此,筆者建議政府將來推行「三三四」教育模式時,應給予每位年青人獲得十二年免費教育的機會,即由小學至高中畢業,那麼,全港輕少年人至少擁有高中教育的培訓,不論是家境貧富,均可確保奠定十二年免費教育的基礎。
高中畢業後,無論可進大學與否,均不能定準誰是成功或失敗者,這階段的抉擇,並非就業或就讀那麼簡單且表面的選擇,而是放棄與上進的抉擇。有機會唸大學者,須認真求學裝備自己,絕不應放任自己或過好逸惡勞的生活;相反,提早踏進社會者,也不用妄自菲薄,只要努力上進,把握每個學習與發揮的機會,充實自己,必會塑造成理想的材料。況且世界的知識是學海無涯的,學習與進修已超逾年齡的限制,古語有云:「活到老,學到老!」確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如此一來,能否進入大學與否,已不能定一生前途是康莊或崎嶇,最主要的關鍵乃取決於個人作了放棄抑或上進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