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成立的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今年七月將會提出多項醫療改革方案,諮詢公眾意見,屆時提出的建議,可能出現一個翻天覆地的局面,以解決香港公私營醫療失衡和醫院管理局財赤。該委員會屬下一個工作小組建議,取消所有政府普通科門診,改為向缺乏經濟能力的病人派發醫療券,資助他們看私家醫生,從這個建議看來,預計委員會提出的改革方案,可能繼「哈佛報告」後,市民迎接的另一次考驗。
「哈佛報告」提出「錢跟病人走」,醫療券正類似這個概念,但可行與否,筆者有點保留。這措施是會成功,全賴病人是否認為這對他們有利,如憑券到私家診所是免費或作為一種求診津貼及申請手續,能否方便真心經濟有困難的人等,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能否減低不斷膨脹的公共醫療開支,令政府達到雙贏的局面。
「醫療券」只是醫療改革方案的一小部分,可能這建議所針對整個公共醫療體系一小部分,政府面對最嚴重旳醫療問題,就是人口老化及長期病患者帶來的沈重醫療負擔,相信其他改革方案,可能更大刀斧,市民及病人在醫療費用上將會負擔更多,但政府同時也應為沒有負擔能力的病人提供安全網,解決他們的困難。
駱慧(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專題專訪】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