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風蔓延 馬會難辭其咎


2086 期(2004 年 8 月 15 日)
◎ 教會之聲 ◎ 蔡志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賭波合法化轉眼已經一年了,最大的贏家肯定非馬會莫屬,而輸家則是年輕一代,以及新晉的賭波迷,有些更因此賠上了性命!粗略由報章統計,去年至今已有十多宗因欠賭債而輕生的個案,其中包括二零零四年二月二日:「輸光積蓄賭波賠命,中年漢燒炭,家人斥馬會害死人」《明報》;二零零四年三月十四日:「連場敗北,留短訊叫同事收屍,欠債賭波,十九歲青年跳海亡」《蘋果日報》

  回顧近年馬會的一些措施,在賭風蔓延的問題上,實難辭其咎!過去一年,馬會在宣傳賭波方面可說是不遺餘力,基本上已將賭博視作一盤生意看待,例如以打擊外圍為藉口,不斷推出新的賭波方式,由最初較簡單的主客和,發展出十一種不同的賭法,其中部分賭法更是外圍也沒有提供的,甚至對足球無絲毫認識的人也可透過電腦票參與賭波;此外,馬會最初表示只會提供一些主要賽事的波盤,結果卻連一些港人不熟悉的(如美洲盃)亦照賭可也,一星期最高有近百場賽事可供投注,比外圍更」進取」!但馬會表示至今只攻佔約三成的市場,因此,未來馬會仍可以打擊外圍為藉口,推出更多的賭波方式和提供更多波盤。

  過往政府雖然一直聲稱奉行不鼓勵賭博政策,但在馬會努力經營下,賭馬的投注其實已大幅上升,由一九九一年的四百二十七億,大幅攀升至九七年的九百二十四億,近年由於經濟不景及年輕人對賭馬的興趣降低,才逐步回降至約七百億(但合法賭波亦有近二百億,整體投注額仍然十分之高)馬會卻不斷以投注下跌為藉口增加很多有關賭馬和賭波的宣傳,又將場外投注站陸續改為落地玻璃的商舖式設計,吸引路過的市民,積極培訓職員鼓勵以電話投注和進入投注站買六合彩和賭馬的市民參與賭波,政府由於依賴賭博得來的稅收以應付財赤,因此隻眼開隻眼閉!

  另一方面,近年馬會又以投注下跌會令稅收及慈善捐款減少要脅,提出增加更多及更頻密的賭博形式(如波馬互串及暑期繼續賽馬等),並且在要求接受捐助機構冠名方面更嚴苛(如以往是XX賽馬會青少年中心,現時強硬要求改為賽馬會XX青少年中心),在經濟不景,政府削減開支的情況下,馬會的名稱將會在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和宗教團體的服務機構中雄霸天下!社會人士(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對賭博的觀感將會愈來愈正面!一些教會團體實應重新反省其接受馬會捐助的原則,避免在馬會面上貼金。

  面對賭風愈來愈熾熱,我們實在需要將賭博重新定位,推動將賭博定性為與香煙一樣,毋須全面禁絕,但基於其負面影響,因此應限制其宣傳及冠名贊助活動。並將由賭博得來的慈善捐款撥入由社會人士監察的基金,禁止將與賭博有關的機構(如馬會)冠名在受捐助的機構,以遏止賭風進一步蔓延。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家教會】

【牧養全攻略】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