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角色衰落背後的三個神話


2065 期(2004 年 3 月 21 日)
◎ 作兒女的父親 ◎ 區祥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父親角色的衰落是近至四十年間的現象,要追溯背後的原因,不少似是而非的神話在推波助瀾。在六十年代之前,男女有別、兩性互相補足的說法,普遍被接受。六十年代開始,女性運動的開展,除了爭取兩性平等外,一種著重雌雄兩性共通的理想(androgyng Ideal)大行其道。他們鼓吹性別的理想是不分男女的特質,不論男士、女士都應該同時有男女兩性的特質。在這種風氣流行下的父母角色,他們應該有相同的表現,新的父親角色理想是男士要學習表現得像一個母親,這種將父親角色女性他的趨勢,使父親缺席的情況更顯嚴重。這是雌雄兩性共通理想的神話。

  與第一個神話緊扣的,是父親可有可無的神話,既然大部分父親都未能達到「像母親」的理想,接著推展的想法,是父親在現代家庭中的角色是否必要。有極端的女權主義者,更聲稱,沒有父親的兒女,他們的成長發展更加健全。不少女士也不介意做單親媽媽,因為她們相信在管教子女上,單親不比雙親差勁。收到這些信息的男士,甚至會想,或許我離開兒女是給他們一個更好的成長機會。

  最後一個神話是與離婚數字急劇上升有關的,為了減輕離婚父母的內疚,他們倡議一種說法,是離婚父母的子女有堅強的抗逆能力。離婚初期可能有一些情緒震盪,但很快就能夠復原,甚至說離婚的經驗,能幫助子女適應一個充滿矛盾的社會環境。為了子女而不離婚的夫婦,就少了一個堅持去維繫婚姻,這亦是父親角色衰落的神話。

  撥亂反正,九十年代開始,有不少新的社會學研究顯示,父親與子女玩耍的方式,對子女的成長自我調適的作用,是母親不能取替的。沒有父親遺留給子女多方面的惡果也慢慢浮現,是社會解體動盪的主兇。離婚對子女影響的追研究也顯示,離婚給子女留下不能磨滅的創傷。父親角色是不能單被母親取代的,對子女來說他不是可有可無的,他對子女全人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專題專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才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