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隨意拋棄個人資料嗎?


2013 期(2003 年 3 月 23 日)
◎ 資訊年代 ◎ 鍾健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早陣子新聞報道,有市民只費港幣二百元,從街上收買舊貨人士購入一台舊電腦,雖是二手電腦,但仍可以運作。據說當啟動電腦時,有完整的操作系統和軟體,更有許多個人資料,連同這台二手電腦隨機附送。這位市民十分驚愕,立即聯絡有關機構,可是那位負責人卻輕描淡寫敷衍了事。有時個人資料散失,不是個人不小心,反而是處理資料人員輕忽所致。

  當生活在資訊發達的社會中,我們有些觀念需要調節。例如填寫個人資料後,或許即時便轉成了數據庫中的一筆資料,以便日後查閱使用。可能這筆資料又被轉換某一

  種儲存媒體,作為備份之用,甚至這些個人資料可被某些工作人員查閱和使用。因為申請登記多了,填寫個人資料多了,有時真的忘記甚麼時候向某些人士或機構提供過個人資料,而這些資料便被記錄在該機構的數據庫中。

  今天我們或許會有一點疏忽,以為印刷在紙張上的資料,才要小心去處理。當然那些個人資料確實要有一個機制去處理,然而儲存於磁碟上,或是中央資料庫中的個人資料也同樣需要小心去處理。因為一張磁碟所記錄的個人資料,比一張張紙來得更詳細,更容易被複製出來。因此我們要有一個警覺的心,不是紙張才是個人資料的記錄,而一張張磁碟光碟,甚至是電腦內的硬碟,更會儲存着大量個人資料在其中。今後教會更換電腦時,不是單單考慮新電腦軟硬件的設置,同時也應考慮舊電腦硬碟上的個人資料,如何在一定的程序上加以銷毀。筆者相信這個程序,也該包括在丟棄一張張軟式磁碟、光碟的過程中。

  教會是羣體生活的地方,也是容易取得個人資料的地方,若我們對於會友個人資料不小心處理,或是輕易地洩漏出去,可能對於會友會做成不便。因為索取個人資料的理由有許多,然而取得資料後如何應用,則沒有辦法可以跟進,且個人資料被應用後,更沒有銷毀的意識。在這情況下,可能會產生危機而不自知。故此為要保障會友個人資料安全,教會宜制定一些機制,讓幹事同工也得按原則做事,若教會制度完善,幹事同工事奉也安心,教會工作必得祝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