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5 期(2003 年 1 月 26 日) ◎ 交流點 ◎ 袁天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牧師)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不單是個人,就是社會,甚或是教會,也不當容讓罪惡由少蔓延,保羅說:「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嗎。」(林前五6)最近特區政府鼓吹賭波規範化,實對社會及青少年遺害不淺。
耶穌曾說過一個比喻,曾有一隻污鬼離開一個人後回來,發現這人裏面是空的,於是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入住,這人末後的景況當然比先前更不好了。耶穌說:「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太十二43~45)
所以要治好一個人,不單是潔淨,還要幫助這人尋找生活的方向,生命的意義。保羅曾這樣教導犯罪者,「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時說造就人的好話。」(弗四28~29)彼得又提醒曾脫離世上情慾敗壞的人,「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彼後一5~7)
社會也要如此。近日香港社會怨氣甚多,聖誕前夕文化中心塗鴉事件、二十三條立法所引起對立、民間對特首施政報告不滿,......。相信指摘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對策。就好像文化中心的塗鴉事件,只是禁止防禦是消極的,怎樣去疏導,為青少年舉辦更多有意義和有組織的活動才是上策。反對賭波合法代,除了要破除賭風外,我們還要傳遞一個信息,勤勞節儉建立家園才是最穩妥。香港社會需要一個遠象,一個道德的取向,鼓勵市民共同去建立一個充滿愛、關懷、正義、勤奮進取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