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者的自省(中)


1905 期(2001 年 2 月 25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倘若你是一個慣常「高估問題」的人,你的事奉風格常被教會欣賞為認真、交得準的好義工,然而與你最直接合夥的隊友卻承受了不少「沒有必要」的壓力。

  你對「截止日期」的反應常是使人不安的。例如若截止日期是星期六,你會要求無論如何在中午十二時前把文件送到一個週六正午後不辦公的地點,縱然你的夥伴會質疑何不乾脆與那地點的人士另約下週一上午九時交收,反正文件放在一個無人處理的接待處來度週末沒有多大意思,而你的夥伴卻要花上一個週六上午專程到一個不順路的地點為你送件,更要在早一晚趕起這份其實不是完全趕的事情。

  很多「趕」的事情都經過人為的猜度而變為事態嚴重。

  很多你抬頭來再交往下一個有關人士的文件可能已停留一兩個月,而要交出的時間的確是有待別人需求時才要交出,例如會計單據。然而這些文件卻產生過不少破壞人際和諧的故事。

  因為有人用了災難思考來「解說」這個要趕快辦妥的事情。

  可是他從未向有關人士澄清是否截止!對他來說,處理了未完成的感覺是一個舒適的解脫,然而他的夥伴卻要為他賠上精神健康。

  我注意這種事件在工作團體已成頭號壓力,高估問題成為處事的情節和氣氛,表面是莊重和高效率的佳績,但暗藏漠視溝通看法、關懷個人困難的現實情況。

  不少事奉者已背著別人交來「難擔」的擔子!

  我也體會這種高估問題的風格已由事奉者從在外處事帶入家庭內,可憐自己的孩子在年幼便承受嚴酷的截止日期和進度評估。

  夫妻關係也失去體諒和互補,只看重清晰的分工。你會奇怪他們終日都沒有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