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要「上」?


1868 期(2000 年 6 月 11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一個專欄作者,在報上給踏入青春期的兒子寫信,內容道盡現代父親的煩惱;太多管教怕惹孩子反感,不加理會又似未盡父親責任。

  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看了,大概都會同聲苦笑。那篇文章引我注意的,不是它的內容,而是它的結尾。

  作者在文末這樣寫:「苦惱的爸爸上」。問題出在「上」字。這位癡心爸爸,竟然卑微如斯。

  西方家庭,父母子女之間可以直呼其名,中國人至今仍未接受這套。我和兒子雖然情同朋友,但兒子還得對為母恭恭敬敬叫一聲媽咪,而絕不能直叫我的名字,這不關乎尊嚴,是禮貌。

  寫信一樣。上行書信,譬如子女寫給父母,下屬寫給上司,學生寫給老師,在署名時必須加「上」或「謹上」或「敬上」,視乎對象而定。但下行書信卻無必要「上」。這種格式規定同樣基於禮貌。

  難道,爸爸給兒子寫信,還要必恭必敬地躬身呈上嗎?

  一方面受西方民主思想洗禮,另方面是子女數目少,家庭以他們為中心還來不及,所以現代父母多半開明。問題卻是,為甚麼社會上開明父母愈多,問題青少年也愈多呢?原因千百個,但這卑微的「上」顯然是其中一個。

  有些現代父母,過分以孩子為中心,幾乎到了對兒女崇拜的地步。因為崇拜,所以患得患失,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惟恐引起兒女不滿,於是教也不是罵也不是,不教不罵更不是,這樣戰戰兢兢,孩子們都很聰明,他覺得父母對教養缺乏信心。

  所以,甘為孺子牛的父母,除了要有愛心和耐心,更要有信心。因為智者也說,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裏喜樂。如此又何須既怯且歉去「上」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