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語


1892 期(2000 年 11 月 26 日)
◎ 餘暉集 ◎ 安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求學的時候,英文課會話的老師教導我們,彼此對話時,少用甚至戒用but, because。可是為了英文造詣低,字和詞都不夠,結結巴巴的在硬湊,那就but 呀because呀,成了助語詞,好不叫「老外」們壞了耳膜。

  其實每一處地方,也有各地不同的方言,說將出來也教人礙耳。在香港這彈丸之地,港、九、新界、離島,就有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情況。新界的「圍頭話」,離島的帶有水上人家的「蜑家話」。我在長洲住了十一個年頭,街頭巷尾,「囉囉」連聲,「痕身人寒」、「康港」、「閒街」......圍頭話「識唔識」說成「塞唔塞」。就在港九市區,隨時隨處,不少人們的對話,也摻雜了這些語句,勉強說來,這是香港話罷。

  但又不盡然,香港人大家都說所講的是「廣東話」,甚至說是「省城話」,省城是指「廣州」,又似乎有很大的差距。還好的是,在對話中大家都懂,痕身是恆生、人寒是銀行、康港是香港、閒街是行街,塞做是識做,彼此心照。

  還有的是口頭語,各人各不同,比較常用的是「黎講」。只要一開動螢光幕,或扭開收音機,遇上報道些甚麼,總是「黎講、黎講」連聲。其中以經濟、地產的專業人士,被延為嘉賓,口若懸河,連珠爆發,三不兩句夾個「黎講」。更有甚然,其中有幾位,每句有、甚至一句裡幾次......黎講、黎講......不信請留意聽聽。

  就以我們的同道來說,連我自己在內,在講台上宣講時,也各有不同慣用的口頭語。縱使詳詳細細的寫好講章,有些還用原稿紙,現今用電腦像植字般工整地清楚,可是還說出不多不少的口頭語,試錄下來,自己聽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