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弱點的情感教育


1824 期(1999 年 8 月 8 日)
◎ 商數啟示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究竟缺乏良好早期基礎訓練的孩子是否無藥可救?這正是要向「三歲定八十」挑戰的好話題,在近代人字眼就是「心理治療」-把早期錯誤學習或遺漏的部分重新鍛練。

  在我最近一年主持的EQ小組中,我曾在五百多參加者中體會到最易進步的孩子,竟是性格暴戾和對規則抗拒的一群。在連續二十多週會裡近乎每一個組別(平均每二十人一組)都有三位服從性很低的小朋友,尤其年約八至十一歲的,一如所料全是在幼童期被寵壞的!

  讓我數算他們的特徵:

  一、不理會小組有否准許發言,他們都以「有感而發」為說話方式。

  二、批評導師的做法,如太淺易的道理或不同意計分制度。

  三、常試圖代導師向其他孩子執行懲罰,甚至建議用武力對待同學。

  四、有意在其他人面前表現自己獨特的見解,為要引起注意,特意說誇張和粗俗的字眼。

  五、把其他組員的期望踐踏,使小組的奮鬥功敗垂成,在看見組員憤怒、傷心時表現不在乎,也不懼怕他人不喜歡他。

  我相信每間小學也有大量這類不受歡迎的學生,最引起我關心的是他們欠缺了正義能力!明顯地就是未能做到順服、真誠和遵守秩序。

  我把EQ小組改名為情感教育小組,正是因為很多孩子需要藉著一個感覺體驗的歷程,來學習品性建立的道理。一些曾被稱為頑劣學生,演變成溫馴孩子的經歷:這些孩子可以教得好!

  讓我告訴你這種訓練小組的教材:

  一、把握每一時機教孩子注意自己的「人際影響力」是否合宜(這是回饋的威力!)。所有好表現都影響小組即時的分數。(計分牌和小組壓力是很有效的!)

  二、當某孩子做錯了有關紀律的行為,該組導師會向他高舉「黃牌」,而大會主持便停止程序問該組導師發生甚麼事情。這種投訴程序必須在清楚指出錯處和接受孩子有改正機會下進行。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