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境暫住與留駐傳道


3087 期(2023 年 10 月 22 日)
◎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當英國佔治香港島時,基督新教的傳道會已經在澳門以至東南亞守候三十多年。教士喜見地理位置及傳道時機都可以更加靠近中華大地,於是紛紛由各地遷來香港;進一步探求福傳中華的空間。

  美國浸信宗的三位宣教者率先來到香港居停。1842年春,羅孝全(Issachar Jacox Roberts),叔未士(Jehu Lewis Shuck)先後由澳門遷來;繼在1842年秋,粦為仁(William Dean)由泰國遷來。此外1842年冬,倫敦傳道會的合信(Benjamin Hobson)由澳門遷來。

  無疑,在英國佔治香港島的起初一年多期間,出於軍政制度的需要,及部分洋商的生活需要,本地雛形社會必然已經存有某種形式的基督教聚會,而且必然全部採用英語;這段期間的基督教狀況亦僅此而已。待得宣教者於1842年陸續到來,才開始有本土傳道工作,並且聚會運用中文。

  前述四位香港傳道先鋒都志向中華大地,香港只是他們的踏腳石。然而當他們居停本地的短短幾年之內,各人都積極奮進,把握任何傳揚天國福音的時機。位於香港島堅道的「香港浸信教會」,可以溯源至叔未士;位於長洲的「浸信會堂」,可以溯源至粦為仁。合信既建立醫院,亦開辦學校,更不缺佈道植堂;鋪下倫敦傳道會在香港的根基。

  這首批宣教者只是過境性質地短暫居停香港,他們固然點燃起本地福傳的火炬;然而當他們離港入華之後,起動了的教會事工就欠缺主僕帶領,以至經常陷於斷斷續續的存廢窘態。健壯的本地佈道植堂發展,還看決意立足香港的傳道會。在這方面,倫敦傳道會可說是領跑者。

  區伯平(撰文、拍攝、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宣教藝術】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第29屆培靈𡚒興大會禱文】

【讀者投稿】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