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的主上帝


3087 期(2023 年 10 月 22 日)
◎ 釋經講道 ◎ 梁麗娥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聖靈降臨後第二十一主日

  賽四十五1-7;詩九十六1-9(10-13);帖前一1-10;太二十二15-22

  耶穌出來傳道的幾年,除了向人宣講天國的道理、醫治和幫助了很多人之外,祂也面對各種外來的挑戰。現今的基督徒除了得着基督拯救的恩典和時刻保守之外,亦因跟從耶穌而面對不少信仰上的挑戰。讓我們看看今天《以賽亞書》及《馬太福音》的兩段經課在這方面給予甚麼亮光。

  當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所滅,並南國猶大耶路撒冷被巴比倫攻陷之後,以色列人便沒有了自己的國家,人民被外邦人統治,並且大批人民被逼離開自己的家鄉而流放到巴比倫。後來波斯王居魯士打敗巴比倫王後,他就成為了以色列民的統治者,不過他的統治政策跟巴比倫王的手法不同。他容讓在巴比倫的以色列民可以回歸自己的家鄉生活,他又發起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讓以色列人可以恢復他們的宗教生活(參《以斯拉記》1-3章)。由此可見,雖然波斯王居魯士是外邦人,但是他沒有苦待以色列民,而且尊重他們的宗教,從《以賽亞書》四十五章可見,先知認為居魯士的一切能力、權勢和財富都是由耶和華所賜,他是耶和華所膏和差派來幫助以色列民的王,故先知亦尊重這位外邦的統治者。事實上,耶和華是那位掌管一切獨一的上帝,祂能藉任何人(不論是認識祂或不認識祂的)去成就祂的旨意、施行祂的拯救。所以我們實在要多觀察、思考和禱告,才能辨識上帝的旨意,更要祈求上帝常施憐憫給世人。

  在耶穌的時代,希律黨是樂意與羅馬政權合作的政治黨派,至於法利賽人這宗教羣體則傾向與羅馬政權保持距離。在馬太福音二十二章,法利賽人打發自己的門徒與希律黨人一起去見耶穌,可見這些法利賽人對耶穌的仇恨已達極點,他們希望藉納稅問題令耶穌陷於進退兩難的境況,以致可以除滅耶穌對猶太羣眾的影響力。至於他們所提出的稅是指凱撒徵收的「人頭稅」,凡符合羅馬定義的人便需繳納(註),該稅款額不多,但在意義上卻具爭議性,故在當時這話題是很容易掀動猶太人的民族情緒。

  如果耶穌說不該納稅,就會被理解為反叛羅馬政權,可能祂會被即時捉拿去官府受審;如果祂說該納,便會被視為支持羅馬,那些一直跟隨祂的加利利羣眾可能懷疑祂是否真誠忠於上帝而離開祂。耶穌則冷靜地反問他們。當時羅馬貨幣都多刻有凱撒的頭像和名號,當政權發行貨幣,便有權徵收稅項了。故此,當耶穌問他們銀幣上的頭像和名號是誰?這是使原本帶有陷阱的問題轉回去由發問的人自行作答,從而耶穌化解了對自己即時的威脅。

  現今在禮儀教會的崇拜裏,會眾奉獻之後都會同唱《獻禮文》:「萬物都是從主而來,我們把從主而來的獻給主。阿們。」(參:《普天頌讚》(1977修訂版)第644首)這安排給參與崇拜的會眾一個很好的提醒,也可以是本文的總結。世上萬物並一切的權力和榮耀都是從上帝而來,我們都只是祂的僕人,不論是認識祂或未曾認識祂的人,祂已交給各人在地上不同的職分和責任,各人理當以上帝對人的愛為宗旨,努力同心建立社會,以致最終各人面對上帝向祂交帳的時候得着稱讚。阿們。

  註:凡14至65歲的男性及12至65歲的女性,都必須每年每人繳納人頭稅。

  梁麗娥(香港聖公會牧師 )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宣教藝術】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第29屆培靈𡚒興大會禱文】

【讀者投稿】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