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家傭主日
家有傭人,舊日只見於富貴人家。由於香港經濟起飛以至社會相對富裕,而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滯後,加上其他多項因素,到了上世紀八零年代初,來自這些地區的外傭開始進入大量香港尋常市民的家。
東南亞社會眾多人家的妻女離鄉出國,往異地謀生固然謀取收益,卻也埋下當地社會的深沈問題。大量異文化的孤身外傭來到香港生活,她們本身固然面對衝擊,本地社會亦需作很多應對。四十年來,相關的研究可不少。外傭來香港已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然而她們的處境和心緒變化,仍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同小異地重複。
至今香港的外傭數目高達34萬人。雖然偶爾傳出家主虐傭案件,而外傭的蠱惑行作亦時有所聞;然而賓主雙方各得所需,情況一直以來都大致平順。有心人都敏於社會脈搏,很早已經透過社會服務組織,開展關顧外傭的多種服務,其中亦不乏基督教機構。堂會限於自身的定位及條件,一般至多只能參與某些形式的協辦。堂會最能做到的,是教導信眾作個合情合理的僱主。
市民謀生大多是僱員身分,其實很少人懂得當僱主,當僱主也不是無師自通的。常見的心思是:「出得錢請佢就要用到佢盡」。於是不少人不自覺地,又理所當然地,還理直氣壯地,當上自己最討厭的,終日暗暗咒罵的一類僱主或上司。家中聘請傭人,當然對她的表現有要求、有期望。僱主並非「慈善之家」收容她,而是聘請她來履行任務的。可是人際相處總要切身處地,當期望自己的僱主或上司怎樣指劃自己的工作,就首先要求自己以同樣的言行來指劃傭人;當認為僱主或上司不應欺壓搾控下屬,就首先要檢視自己,對家傭有否類近表現。
各式人物的每種角色都務求各按其位,認真地互相尊重協合,社會才可以產生良好的運作,以至各人生活相對安好。敷衍塞責固然不可取,然而人際相處必須存有寬容的空間,讓大家逐步成長。當渴望得到體恤時,常聽一句訴求,說:我不過是普通人,長執也是人,牧師也是人,……。家常生活莫遺漏,家傭也是人。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宣教藝術】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