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非因無錢


3034 期(2022 年 10 月 16 日)
◎ 教會之聲 ◎ 蔡志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阿摩司書八章十一節提到:「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先知提醒大家,我們看到一些人的問題和社會現象,往往只是表面的情況,若不找出導致這些問題的真正原因,我們所做的不過是徒然。

  每年10月17日是國際滅貧日,我們不敢誇口可以滅貧,因為常有貧窮人與我們同在,但若能對症下藥,卻肯定可減輕病情。過去兩年多,本社參與了由關愛基金資助,社聯統籌的改善低收入劏房家庭的資助計畫,接觸了200多個劏房住戶。此外,社聯亦透過50多個參與機構,蒐集了近1,400位住在劏房人士的意見,有一些關於貧窮問題的觀察值得教會參考。

  其實不少低收入家庭之所以貧窮,不僅因為他們沒有錢,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缺乏資訊,不少受訪的劏房戶都不知道香港究竟有甚麼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更重要的是不少符合資格申請的受訪者,因為不知道而沒有申請。究其原因是由於他們很少與親友來往、社交圈子狹窄,再加上要為口奔馳,不少更是要花很多心力照顧年幼子女的單親家庭、新來港人士等等,而當中最受影響的是那些兒童,若果不盡早協助他們,恐怕很難擺脫跨代貧窮的宿命!

  劏房居民家居狹窄,加上電費高昂,很多時連自己都不想留在家中,更不好意思招呼親友。此外,又沒有能力安裝寬頻,手機數據更是奢侈品,在數碼年代成為了鬧市中的隱者。而社署和不少前線社會服務團體手頭上已有許多個案,沒有資源做更多外展工作去發掘合資格受助的貧困家庭。

  不過,香港有1,300多間教會,遍及全港,包括葵涌、觀塘、黃大仙、深水埗和北區等平均收入較低和有不少劏房的地區,若教會能動員弟兄姊妹關心鄰近有需要家庭,能帶來改變的潛力無可限量,因為這些家庭最需要的就是同行者。例如透過師友計畫和補習班,可以擴闊不少基層學生的眼界,以知識改變命運。對於主婦和單親媽媽,她們十分需要有人傾訴和引路,讓她們不會覺得孤單,以及知道有何途徑申請資助,紓緩生活上的困難。至於單身男士是最難接觸的一羣,不過,當他們失業的時候,若有一些臨時的失業支援,是可以突破溝通之門的契機。

  過去兩年,在我們接觸的200多戶之中,不少劏房戶對於有人願意在疫境中與他們同行深受感動,因而對同行者的信仰產生興趣,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我們轉介了給他們家居附近的教會跟進,不少人亦因而參與了教會的活動、甚至決志。有人餓、有人渴,其實附近本來就有餅有水,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引路人、同行者,但願教會看到他們貧窮非因無錢,而是因為沒有同行者為他們引路。

  蔡志森(明光社總幹事)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聯會、教會及機構短訊】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