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會闢道風山


3006 期(2022 年 4 月 3 日)
◎ 環迴新界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中華帝國清朝末年爆發慘烈的扶清滅洋「義和團」事件;三年之後,挪威教士艾香德(Karl Ludvig Reichelt)於一九零三年承差會(Norwegian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來到湖南省的鄉鎮傳道。當身處中華大地,尤其進深認識已經融入中華社會的佛教,艾香德轉而聚焦向佛教僧侶見證基督福音。他出身於復興運動敬虔主義,這個靈性傳統傾向斥責並隔絕異教;可是艾香德倡導跟其他宗教建立友誼,在對話交流中講習真理。

  至民國初年,艾香德在湖北省新成立的信義神學院任教;一九一九年聖誕節,首名原先佛教僧侶在學院領洗歸主。艾香德隨後成立「中國佛家弟子基督兄弟會」,輔助工作;又推動北歐教會成立發展這專項事工的組織。結果獲得挪威與瑞典及丹麥的三地差會共同資助,於一九二二年在差會名下成立Christian Mission to Buddhists (CMB),中文取名「東亞基督教道友會」;可見艾香德的視野已經延拓至盛行佛教的整片亞洲東部地區。

  艾香德於一九二三年到南京全力開展工作,初時租用樓房開設「基督教佛家佈道招待所」;不久購地建造「景風山」,也曾在杭州建造「天風山」。這處「道場」包含着完善的配套,當中的客舍與講室及教堂等,都力求採用中華文化元素;由外觀的建築形式,到操持的宗教舉動,到應用的信仰語文,無不在顯示:基督信仰並非洋教。可是如此顛覆的意念,自必引發眾多爭議。結果「道友會」在一九二六年獨立出來,不再隸屬差會;然而差會日後仍一貫的支援其工作。善意和誠意,使得景風山在一九二七年毀於戰火之前,已經能夠接待五千僧侶,其中歸信者五十人。

  那時中華大地先後陷於軍閥割據及國共之爭的內亂中,艾香德決定遷來香港再續道友會的工作。一九三零年在沙田購置毗鄰城門河口的一片荒山,依照景風山的模式,在山頭建成「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最具有象徵意義的寶塔式聖殿於一九三四年落成,是為道風山教會的座堂。這處建築羣是新界區現存的、並且仍然在用的最古遠基督教建築;現時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艾香德於一九四六年退休回國,後來接受信義神學院教席而重返香港;一九五二年離世,葬於道風山基督教墳場。

  隨着社會變遷,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不斷在摸索調整事工;先後開發瓷畫工藝、開辦徙置區天臺學校、開展鄉村佈道植堂等。至一九八四年,道風山教會歸入信義會,成為「信義會道風山堂」;其他佈道植堂事工也相繼歸入信義會,始終持續不懈的,一直是宗教與文化的研究與交融。後來北歐教會的 CMB差會改組為Areopagos差會,於二零一零年成立「道風山基金有限公司」,由香港信義會、香港崇真會、中華基督教禮賢會,三個信義宗教會協同管理,切實進行本地化。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全港聯合網上祈禱會】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消息】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