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尋「聖樂主日」的意義


2834 期(2018 年 12 月 16 日)
◎ 教會之聲 ◎ 譚靜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聖樂主日

  香港教會的「聖樂主日」有其由來與歷史,有教會默守這傳統卻苟且了事;有教會把它變成盛大的音樂「演練」;有教會卻絕口不提,這都是不解其本質意義的結果。華人神學非常注重講壇,也輕易把主日崇拜改成講道會,但崇拜不單是個名詞,也更是個動詞,崇拜的行動實踐在於「禱告」:或唱或誦的禱告,這才讓神的殿成為「萬國禱告的殿」,而信眾的參與是不可少的,千萬不要把信眾推得遠遠成為「聽眾」!聖樂可以是教會整體對神的回應,相互對話,積極順服與遵行的崇拜禮儀!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這是我的神,我要讚美他;我父親的神,我要尊崇他。」(出十五2)

  聖樂宣告整體教會的神觀—因此憑信心藉聖樂宣信,是對聖徒的牧養,由於其為神觀的教育,所以選詩者是以選擇的詩歌放於信眾口中來總結信仰,以真理建立主的教會,責任重大!很可惜神學教育中卻缺乏教導聖詩神學,未提供機會讓神學生經驗聖詩的牧養功能,以致作為傳道人時更忽視聖樂的牧養,以為它只是個節目、音樂,好聽與感覺良好便可採用,誰知音樂若無神學的指引與規範,可以擄掠人於無形,壟斷人的思維情感而不自知!

  聖樂開拓超語言的層面與神相遇—音樂是文字的翅膀(正負兩面),可使人按真理的軌跡進深,抓緊神應許未見的將來;但音樂若反客為主,也可使人想入非非、浪漫地自娛!現時在教會中,也有不少不為聖道所規管的音樂,這都可能喧賓奪主!

  聖樂建立合一信仰的羣體—對現時疏離的人際關係,自我膨脹的後現代文化,為聖道所規管的聖樂教育尤為重要,我們急需重建在一主、一信、一洗、一神下的教會觀,致使古今信眾在真道上同歸於一!以基督為中心的崇拜也同樣需要竭力實踐!

  聖樂教育真理—聖詩是信眾系統化的神學教本,使信仰沈澱、烙印心靈,比百篇講道更有效;它提供共同經驗的神學,相對於寫在書本上的神學來得活潑生動;它輔助信眾體驗神並其神聖的美,使文字領域上對神的認知得以擴充,讓真理的靈導引出離文字、語言匱乏之境!

  聖樂啟動全人的感情、理智、身體來回應神的召喚—藉着崇拜中聖樂的參與,活祭就可以不單是嘴唇的承諾,而是信眾在崇拜禮儀中已啟動的「工作」,預備信眾讓崇拜延伸到生活中,崇拜中的「代求」也有同樣的牧養功能!

  譚靜芝(香港聖樂促進會會長兼主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