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放風箏的人?


2773 期(2017 年 10 月 15 日)
◎ 家庭牧養 ◎ 簡雷瑞怡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地鐵車廂裏,人不多,六歲的兒子坐得不耐煩,站了起來,用手握着車廂中間的扶手,開始圍着它團團轉。母親立時制止,着他坐下。兒子沒有依從,只是慢慢地停了轉動,後來見母親沒再理會,又開始轉起來。母親感到尷尬,一邊解釋,一邊用手把他拉回座位。兒子掙扎着摔開母親的手,握着扶手站着,母親沒辦法,惟有由他。過了一會兒,兒子望望母親,慢慢地又開始圍着扶手轉起來,母親煩厭地責備了兒子幾句,再沒有任何行動加以制止,……

  雖然這位母親不斷地責備兒子,也試曾干預,但卻未能控制兒子的行為,相反地,兒子卻為所欲為,故意的不合作,挑戰母親的權威。

  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遇到孩子不合作,就像放風箏一樣,風箏會順着風勢試圖愈飛愈遠,愈飛愈高,或是任意飛翔。如果放風箏的人,沒有控制得宜,就很難操控,也會容易斷線。像上面的例子,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不恰當行為,未能有效地嚴加約束,不受教的孩子將會像風箏一樣,任己意而行,不受控制,任意妄為,到最後可能行差踏錯,誤入歧途。

  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把放風箏的位置讓給了孩子,自己卻變成任由孩子操控的風箏。這些例子屢見不鮮。

  逛玩具店時,孩子要求買模型飛機,父母說太貴不買,孩子哭鬧着要買,結果父母順了他,買了給他。

  孩子正在做功課,遇到難題,大聲呼叫母親到來幫忙,母親當時在廚房忙着,告訴他稍等一會兒,孩子不依,大吵大鬧,結果母親惟有放下手中的事情,走過去幫忙。

  一家人外出晚飯,父母已在酒樓訂了位,但孩子堅持要吃日本菜,執拗不過孩子,最後父母讓步。

  很多父母也許是為了息事寧人;也許是為了不想孩子失望;也許是因為孩子的堅持,父母執拗不過而讓步,久而久之,父母被孩子操控着,駕馭着,成了孩子的風箏。

  孩子年幼,思想未成熟,未能判斷甚麼該作,甚麼不該作,如果讓他們任意妄為,成了放風箏的人,操控着父母的反應和決定,後果可以非常嚴重。

  所以,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需要堅持原則,言出必行,讓孩子知道父母才是放風箏的人,他們需要尊重父母的權威。比方說,上面談及的地鐵車廂的例子,母親可以堅定而溫和地告訴兒子:「我本來打算帶你去同學仔的家玩耍的,只是如果你繼續這樣,我們就不去了。」倘若兒子真的不合作,待車子到了下一站,母親可以立即帶他離開車廂,取消行程,回家去。這時候可能兒子會吵鬧,藉此希望令母親改變主意,這時母親需要堅持執行決定,堅定而溫和地告訴兒子:「下次吧!希望你下次知道要聽媽媽的話。」

  教導孩子順從信服,行在主的道中,一生不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