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語言危機


2755 期(2017 年 6 月 11 日)
◎ 信仰通識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教會宣講的挑戰,是教會自身使用的語言,或許早已不被使用這語言的羣體所理解。

  我的意思是,信徒也許每個主日仍然坐在那裏聽道,甚至嘗試用那些語言去溝通,但如果你探究語言背後的意思,就不難發現語意其實相當模糊;對於一些偶爾到訪的教外人來說,甚至會覺得不明所以,雖然每個字都似乎並不陌生。

  教會的語言,有時被視為難以理解甚或沒有實質意義,是因為它似乎並不以現世生活經驗作為認識上的參照。而正如梅洛龐蒂(Merleau-Ponty)指出,語言符號的意義,乃建基於它們與生活經驗的關係。只有在表達一種羣體能夠共同分享的經驗時,語言才能產生有意義的交流。

  這當然也是每種專業術語或小圈子、次文化所共有的問題。但分別是專業術語、小圈子、次文化並不需要外人明白;事實上「術語」的存在,正是要不屬於其圈子的人知道而不了解、聽到而不明白,從而產生一種專屬的歸屬感甚至光榮感。問題是教會的責任和使命,卻是奉命往普天下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而不是拒人於外的祕密社團。

  因此,教會在教義、信經、禮儀和神學上出現的語言或溝通危機,表明教會一直所使用的語言,基本上無法被信徒經驗,以致他們無法在其現實生活經驗中被考量和反思。就像我在很早之前提過,「稱義」、「拯救」、「買贖」等詞彙,對很多信徒而言,都只不過是需要相信和背誦的信仰基要,而再沒有深一層的內在意義。

  曾經三次被教廷審查的當代天主教神學家謝列貝克斯(Edward Schillebeeckx)指出,意義問題總是先於真理問題,因為只有有意義的命題才會有真假。因此教會對信仰的詮釋,就必須與日常生活經驗發生真實的關聯。倘若信仰與此生經驗之間的紐帶發生斷裂,人們就難以作出相關接受或拒絕基督信仰的決定。而關於基督的言說,因為無法被非基督徒理解,也就失去令人心悅誠服、走進教會的力量;事實上長此以往,也會對信徒失去吸引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