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殺事件頻仍
 改善社會情境減危機


2753 期(2017 年 5 月 2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年香港發生學生連續自殺事件,近日更有調查指出,有三成受訪小學生及四成受訪中學生有潛在自殺風險,引起關注。由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主辦之「關注學生自殺講座」已於五月二十日舉行,在會上,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副教授吳有能博士反省學生自殺問題所在,以及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葉敬德博士從基督教向度分享。

  吳有能博士形容自殺的行為複雜多元,猶像哈哈鏡,不同角度會看到不同景象。他指,近兩年香港學生發生連續自殺,打破歷年學生自殺人數記錄,引起社會關注,惟吳博士批評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竟以「老師家長加把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等回應事件是極不合理,沒有顧及學生無助的處境和社會情境所帶來的影響。

  早察覺求助訊息 或減低悲劇發生

  他指,自殺行為在學理上的解釋一般分為佛洛依德的心理學及涂爾幹的社會學,前者認為自殺與抑鬱有關,後者則認為個人與社會有連帶關係,一旦失衡或會構成自殺的危機,因此防止自殺率偏高最好方式就是改善社會情境情境。吳博士說:「一個人並非孤立自處,而是處於關係性之中的個體,除了個體的empowerment(賦權),支撐個體的關係也要強化,例如父母、老師和同學。」

  吳博士最後提出七項建議幫助自殺者,要真心接納和耐心聆聽;直接表達協助及關心;直接詢問自殺意念及計畫;避免讓他一人獨處;不否定自殺意念;切勿答應幫他保守自殺祕密和作出不能達到的承諾;尋求專業人士,如社工或醫生。「大部分的自殺者都有明顯或間接的求助訊息,如與好友道別、將事情安排妥當等。若能及時察覺,可能會減少悲劇的發生。」

  重尋人生使命感 助擺脫抑鬱問題

  葉敬德博士直言基督教一般不接受自殺,是因為相信人是生命的管家。但早於十七世紀,自殺問題的討論已從信仰向度轉成醫學角度,神學不再是自殺與否的最終判斷。他續言,今日個人與社羣道德出現張力,有為數不少的大學生有情緒問題或正接受藥物治療,加上自殺會透過社羣傳染開去,在朋友間或透過傳媒報導令更多人產生自殺念頭,使早前出現學生連續自殺事件。

  他以拉撒路死後四天被耶穌拯救活過來的經文指出,基督教擁有永不言棄的盼望,「信仰告訴我們不要絕望,繼續努力奮鬥面對挑戰。」在既濟未濟的世界,因有罪惡勢力存在而善惡參半,但末後美好世界是信徒在現世奮鬥的方向。而以賽亞書記載未後的美好世界正是忙碌得到回報、沒有疾病、有公義,且接近真正的和平的世界。

  葉博士指,人過度集中在自己身上時,可能會陷入自戀,無法建立有使命感的人生。基督教提醒信徒要建立有方向、有使命感的人生,將社會朝向天國的理想而建立,追求接近真正的和平公義的世界,是人需要奮鬥的目標。當耶穌叫信徒盡心、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愛人如己的時候,亦同樣暗示信徒在世要為天國的價值而好好努力,「唯有找到人生方向和價值時,才可以擺脫抑鬱的問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