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曾經炫耀自己的敬虔?如:刻意分享自己的屬靈經驗、神學履歷;借熱心事奉、祈禱來表現高人一等、以「神對我說」來加強個人立場的說服力、權威性。
人們都想看孔雀開屏的美麗,但不是經常可見,故有人利用孔雀心態逗牠開屏。民間傳說孔雀好爭妍鬥麗,容不下其他鮮亮奪目的東西,如果在牠面前顯示色彩艷麗的絲絹,牠就立時展開尾巴挑戰。
這樣說來我們有點像孔雀,也愛炫耀自己,但背後想得到甚麼呢?有些人習慣訂立很高的目標,做甚麼事總要勝過他人,只是能力所限,無法實現,終日不得志,便時常透過自我炫耀,以求得別人和羣體的注意與尊重。
耶穌曾論到抱上述心態的禱告者,「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太六5)。值得注意,天父是一直察看我們的內心。
自省一下,為何總要維護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完美敬虔的形象呢?自尋煩惱的是,對自己近乎吹毛求疵,非能力所及,往往因小瑕疵而自責,結果讓自己陷入挫敗之中,以後用炫耀自己方式來開脫,最後只會出現惡性循環。甚麼對我們才是重要的,得神賞賜,還是得人欣賞?
耶穌未論及炫耀的出路,相反警戒我們「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太六5)。倘若這種虛偽成風,信仰只流於表面。主叫我們進內室祈禱,即沒有窗戶的房間,即全屋最隱密之處。當沒有其他耳朵聽見時,沒有比較也不用偽裝,顯出真誠真意來。
進內室後,也要注意禱告內容,不宜重複,「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太六7)。禱告從來都不是要催促神做甚麼,因為天父早已知道,甚麼是我們所需要的,甚麼是我們所奢求的。其實,耶穌告誡我們的是要表裏如一的真誠禱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