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深水埗


2732 期(2017 年 1 月 1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深水埗是九龍最古老的地方之一,「深水埗」這名稱,是因為它毗鄰就是一個深水港,五十歲以上的九龍人都知道以前有一個深水埗碼頭,有渡輪可直航香港島。

  只是深水埗近年已逐漸改變。南昌街向海的盡頭蓋了許多摩天巨廈,舊區漸漸被新樓盤取代。

  香港許多舊區其實已逐漸消失,如觀塘、九龍城,以至港島的灣仔、筲箕灣及堅尼地城。

  這些地區,許多戰前已是一個小市集,或者在戰後五、六十年代慢慢建成,多數有唐樓、狹小的街道、小商店、士多辧館;住的多是老街坊,有些一住就半個世紀。套用一句「老土」的說話:它們「見證」了香港大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變遷。

  不要小覻這些多是基層市民住的舊社區,不少叱咤風雲的人物,也跟這些舊區結下不解之緣。就如深水埗,位處新舊九龍交界之地,也是大陸難民落腳市區的第一站,因此許多人都在這地留下蹤影,有的在此發迹,有的在此成長。

  就如國學大師錢穆,一九五零年即在深水埗桂林街開設「新亞書院」。

  就如詠春派大師葉問,差不多同一年在深水埗大南街開設武館。

  就如作曲填詞人黃霑,四九年隨家人住到深水埗桂林街近大埔道的唐樓,一住二十年。

  就如歌星許冠傑,也是在深水埗蘇屋邨長大;其他還有:蔡少芬、謝天華、周啟生、林嘉華、謝偉俊、蔡楓華、黃家駒兄弟,都是在蘇屋邨成長。

  可以說深水埗原本堪稱人傑地靈,可惜隨着社會變遷和特區政府的城市規畫政策,大部分充滿人文風情的舊區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聳入雲的巨廈和密封冷氣商場。小商戶敵不過高昂的地價或租金,陸續結束。街道愈來愈沒有特色,新一代市民也只懂往商場shopping。昔日的深水埗漸漸失去原有的面貌,恐怕再過十年八載,連鴨寮街、桂林街的舊貌也不復存在。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