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契」


2714 期(2016 年 8 月 28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收拾文件,找到一本小冊子,是崇基學院校史檔案館的出版物,講述「音樂在早期崇基校園」。隨手翻翻,看到兩句引人注目的話—范天祥在一九三一年這樣記述︰

  「漢語中沒有相當於英文「fellowship」的詞彙,本校的劉廷芳教授為此創造了團契這個詞,現今已經用了數年,意思是指在『契』中的一團人,就是在基督身體成員的『契』。」

  崇基音樂系的創系教授范天祥(Bliss Mitchell Wiant)是中國聖樂的大人物,他是《普天頌讚》的音樂編輯,也是研究中國音樂的專家。他是宣教士,一九二三年到北平出任燕京大學音樂教授,後來創立燕京大學音樂系。

  上面那兩句話解答了我多年的疑問,我一直覺得「團契」一詞是基督徒創造出來的,卻因為疏懶沒有去找出答案。這些年來我審閱過若干本翻譯書,而因為查核書中註腳資料看了很多中譯本的部分章節,留意到有些譯者較多自創新詞。有時候這是難免的,因為原作者可能也正在自鑄新詞,以表達其獨特意念。不過我最討厭那些隨便搬弄時下潮語的譯者,他們太懶惰,對原作者缺乏尊重。

  身為編輯,對文字的運用不免有自己的執着。我常覺得基督徒行文有時十分小圈子,比如「團契」一詞,雖然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在網上可用,相當可靠)也可找到詞條,自劉廷芳創詞以來也用了九旬,但是對非信徒仍是陌生的。如果你打算與普通人溝通,得要小心使用種種早已琅琅上口的詞句不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