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文化滲透教會
 重尋本位服侍社羣


2593 期(2014 年 5 月 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消費文化隨着經濟好轉充斥香港,教會安逸地被消費文化滲透,崇拜漸漸被變成一宗「交易」,教牧和教友間變為供求關係。教會要免成溫水煮蛙,首要重尋使命定位,加強聖經教導,教牧領袖帶領教友抗衡消費慾望,在社區中見證上帝。由思道平台與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合辦之「『被消費』的教會生活」專題分享,已於四月十九日舉行,有逾三十人參加。

  思道平台召集人梅志榮博士認為,今日消費文化在不知不覺間滲入教會,教會在沒有防備下生態被改變,程度已相當嚴重。他以崇拜娛樂化為例,講道時間不能長,內容要幽默;敬拜重視表演性,只揀選精英加入敬拜隊;奉獻變為「出糧」給牧師的交易,會友選擇性奉獻,他說:「這些都是反映崇拜過程變得個人化。」

  梅博士直言有教會為鼓勵會友奉獻、祈禱,利用獎品為誘,亦有大搞美食節、嘉年華,入場便可參與抽獎。他續言亦有中產教會喜歡消費符號,高雅活動愈趨普遍,更有如外界「總理」形式推出十二萬元一桌籌款晚宴。名人佈道會更已充斥各階層的教會,他說:「教會如果覺得個人需要是最重要,只會成為俱樂部。教會生活成為交易,會友計算付出後會賺取到甚麼,不再無私奉獻。」

  梅志榮認為消費文化出現原是領袖熱心引進社會行之有效的方法,卻太隨意使用。而且,信徒對教會的理解也有自己一套想法,常不自覺將框架帶進教會,如公務員認為清晰框架最重要、商人認為資源必須善用等。他亦坦言改革宗帶來歷史影響,福音派否定教會傳統後,將教會開放得太盡。加上近十年香港經濟繁榮,教會少談付出代價,對生活指引更少。

  梅志榮博士建議,教會需要重新定位,重尋使命本質。領袖層可減少處理行政的時間,一同回到聖經學習,帶領會友活出不一樣的生活,以行為見證彼此相愛。且強化聖經教導,再思領袖觀,建立足夠空間服侍,他提議:「今日教會過於內向化,團契是否可以不需每星期舉行,改為對外社區服侍?」他認為會友應減少在教會內享受,多向外付出,恆常關懷社會需要,才能活出與消費文化不同的教會文化。

  聖公會諸聖座堂牧師范晉豪牧師認為,經濟和消費本是正常,過猶不及才成為問題。今日供給者不斷製造需求,教會進入消費文化時若不作批判,只會落入無止境的慾望與慾望交易中,永遠無法滿足。他續言,經濟(Economic)一詞,普遍被理解為因為人是自私的,所以想人供給。但此詞本源是神學用詞,是三一論中的經世三一 (Economic Trinity),原初意思是「經營世度,救濟萬民」,范牧師說:「重點是經濟不一定只有一個向度,不一定指供求慾望。」

  他提醒教會需要入世,但不屬於世界。但今日教會傳福音時,原初美意是利用共同語言(common language)作切入點,最後卻反被美輪美奐的世界吸引而失落使命。范牧師總結前聖公會大主教威廉.湯朴(William Temple)及潘霍華所言,指教會存在是延續耶穌基督,耶穌既是為他者而活,教會亦應如此,會友加入教會並非享有會員尊貴的待遇,而是成為同工(co-workers),承諾不為益處地服侍,見證上帝。

  「教會不是them(他們),而是us(我們),我們屬於同一個教會。以教會為本位思考後,應該思考如何改善,繼而用另類聲音回應消費文化。」范晉豪牧師說。他分享聖公會諸聖座堂近年致力成為旺角區恩典的發射站,透過各類活動接觸社區,同時回應消費文化,如每兩個月開放教會停車場舉辦「二手平台」,鼓勵信徒和區內街坊不計產品價值進行以物易物,潛移默化教導他們不與經濟掛帥,肢體互相配合,供給需要。他亦要求教友持續地探訪老人家、露宿者、智障人士等,說:「特別是年輕教友,希望他們升官發達的同時,不會看不見身邊的疾苦。讓他們知道能力愈大,責任愈大,與有需要的人相遇中得見基督和基督使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