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筆者提及猶太裔語言學家溫艾克曾說:「方言擁有陸軍海軍,就是一個語言了」。這個方言的定義好像謔稱,但想深一層,卻是不無道理。看看今日北歐的挪威人、瑞典人和丹麥人,他們各說挪威語、瑞典語和丹麥語,互相卻可以聽得懂對方的語言,因為三種話都很相近。嚴格來說,挪威語、瑞典語和丹麥語是三個同屬北日爾曼語的方言,但沒有人會稱這三種語言為方言,反而會稱為國語, 因為三個都是獨立國家,各有政府、軍隊、國王等國家體制。
根據中國官方資料,中文分成標準漢語(普通話)和七種方言(粵、閩、吳、贛、湘、客家、晉),其中晉方言又多被看作是北方漢語的一種山西土話。假如根據語言學的一般定義,粵、閩、吳、贛、湘、客家等方言其實大有資格稱為獨立語言,尤其這些方言之間和方言與漢語之間,相互理解度不高。筆者記得首次聽溫州人說溫州話,確實一點都聽不懂,連一個字都聽不出來,簡直好像是外語。溫州話屬吳方言,和廣東話迥異不足為怪,但是同是閩方言的廈門話和福州話,也是天壤雲泥,相互不能理解。因此西方一些語言學家乾脆把閩方言分為閩南和閩北兩個語種;換言之,漢語被他們分成北方漢語、粵、吳、贛、湘、客家、閩南、閩北八大語言。
中國這六、七種方言的人口,大都集中在長江以南、華東華南近海邊陲的各省、島和地區,故此筆者分析,由於這些人口離開中原漢人心臟地帶較遠,於是逐漸發展成不一樣的、互不理解的語言。但是,為甚麽千百年來,這些與北方漢語相差甚遠的語言,一直都可以被看作隸屬漢語的方言呢?筆者相信,這是全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採用方塊象形文字,而不是標音字母文字,大江南北操不同方言的漢人都可以同文同字,向單一語言漢語認同;同一個漢字,可以用不同的方言發音。反過來說,假如漢人採用的文字是標音字母,好像拉丁字母,用來書寫不同的方言,那麽漢人可能一早就像歐洲人一樣,由於文字不同,三分五裂成不同的國家。因此,可以說方塊漢字發揮了民族團結的凝聚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