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敬愛的余也魯教授,於九月八日安息主懷,在世寄居了九十一年。余教授出生於基督教家庭,自小就在家中參加家庭禮拜,唱讚美詩、讀聖經和背金句。這些童年的信仰生活影響了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事業觀及事奉觀。
他天生聰穎,三歲已跟隨母親學彈風琴、習算術。在年幼時,早上學習新制的白話文,下午學英文,晚上還要跟父親修習古文,而自己的興趣卻是新詩和小說。看來上帝就是如此的揀選了他,裝備他成為華人教會文字聖工的一員大將,也同時讓他發揮恩賜,在社會和學術界上,尤其在大眾傳播界所建樹的卓越貢獻,實在影響深遠。
今天仍有他的弟子,能清楚引述他的一句名言:「對一切從事傳播工作的人來說,你用甚麼方法來爭取成功比成功更重要,這是對你品格的挑戰。」此言擲地鏗鏘有聲,直貫今時今日港內外從事各類傳媒工作者的良知。
筆者自少年時代起,已是海天書樓的小讀者。她們那超過五十年的經典出品「海天日曆」,已建立了金漆招牌,備受海內外的教會及信眾所歡迎。還有配合節期和不同聚會需要使用的秩序單,兩者均選用名攝影家的作品,印刷精美,更是眾教會所樂意採用的。
余教授心思慎密、聯想豐富、組織力強。他常常可以將有意義的人、事、地、物,文學和文化等,超時空的搭配組合,建構成更富色彩的文化活動。例如在一九九五年,舉辦了一項名為「讀童話書做小文化交流大使訪丹麥」比賽,以慶祝童話大師安徒生一百九十週年生辰。真是別具心思和創意的推動閱讀文化活動。
今期介紹的收藏,就是當年那位被選出的優勝者,作為訪問的小大使,完成使命回港匯報時,送給余教授作紀念的丹麥地標魚美人擺設。感謝余師母送給小子作為對恩師的紀念。物雅情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