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六在先鋒書店隨便看看,看到《書城》雜誌上有一篇文章,提到某大學的一個查經班。一瞥之下還以為是教會團契中的查經小組,仔細一看,這個查經班,查的不是《聖經》,而是以《四書》、《五經》為主的儒家經典,也有查《老子》、《莊子》等典籍的。此經非彼經,但給人的感覺,是多少借鑒了教會查經班的形式,帶有一起查考、分享的性質在裡面。
這類的聚在一起閱讀經典的小組,有一個別緻的名字,叫做「經典會讀」。參加「會讀」的,都有哪些人呢?從一所大學的論壇上的一則「通知」,可以略見一斑:「理科生的你,是否已經厭倦了終日『潛伏』在瓶瓶罐罐間,渴望一點人文甘露的滋養?文科生的你,是否自信已熟讀『四書五經』,苦於知音難覓,渴望一方交流的天地?不論知識背景,不論人文功力,只要對經典有興趣和熱情,都可以加入⋯⋯」
「會讀」的好處在於提供一個平台,讓經典閱讀不再是一個人的自得其樂,而是可以分享和交流,也不僅是在網絡的虛擬空間內漫遊,而是一群看得見音容笑貌的學友在一起,帶著他們心靈的饑渴,來觸摸和領悟中國傳統的心靈,進入先哲的精神世界,彼此「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平等地探討、對話。若有來訪學者的導讀和多角度的互動,則更是一件趣味無窮的事情。
受邀的學者,常被新鮮的思維感染,放下一向嚴肅的身段,暢談自己另類閱讀的體驗,發掘文本中被忽略的精采,給人帶來別樣的省思。如此導讀,枯燥的文字頓時變得鮮活起來,引得年輕的心靈充滿閱讀的渴望。即使有限的時間不能一吐為快,他們還會在電郵上繼續與導讀者互動,暢言無忌,何不快哉!
「經典會讀」,也是一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能夠在課餘時光,與經典相遇、與偉大的心靈相遇、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