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在香港落葉歸根(二)


2489 期(2012 年 5 月 6 日)
◎ 百年人物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許地山父親許南英,原藉廣東揭陽,進士出身,任官台灣籌防局團練局統領。許地山於一八九四年二月四日丑時在台南城延平郡王祠鄰近的「窺園」誕生,取名叔丑,又因父親崇慕黃山谷,故給字「地山」。甲午戰爭滿清戰敗割讓台灣,許南英聯同劉永福、丘逢甲抗日,因勢孤力弱不敵返回福建漳州落戶。許南英後任廣東即用知縣,全家遷廣州定居。許地山和三位兄長和姐姐均在廣州接受教育。民國成立不久,許地山一度往緬甸僑校任教,一九一五年回福建漳州在福建第二師範,又在漳州華英中學兼教國文和歷史。在該校接觸信徒,其後在倫敦會洗禮歸主。不久投考北京匯文大學(一九一九年改為燕京大學)。至一九一九年北京發生五四運動,不少大學知識分子深受西方思潮影響,提倡「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高舉民主和科學旗幟,出版許多反教言論。在基督教方面,燕京大學各學者亦出版《生命》、《真理》、《進步》、《青年》、《真光》等雜誌加以回應。北京基督教青年會出版有《新社會》雜誌,特邀許地山當編輯,在一九一九年十一月創刊,提倡社會改革和文字改革,發揚自由、平等、博愛的基督精神。其時許地山在該刊物撰寫一篇<落花山>的短文,有謂種在地裡的花生,不偉大,也是不好看的東西,但花生是有用的東西,可給人吃和榨油。這是出於耶穌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就能結出許多有用子粒的教導(約十二23-26)。「落花生」自始成為許地山的筆名,其後亦取「落華山」筆名。

  許地山一九二三年畢業燕大宗教學院,並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宗教哲學,翌年又轉到牛津大學,至一九二八年返回燕大任教。一九三五年由胡適荐入香港大學出任中文系主任。到港後參加合一堂崇拜,並常被邀請到基督教青年會作專題演講(見上圖),將近代新思潮帶進香港社會。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