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89 期(2012 年 5 月 6 日) ◎ 教會之聲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在選舉文化成熟的歐美社會,選舉結果直接反映了民眾的意向;因此「變天」現象並不希奇。今天是法國大選的次輪投票,又是希臘國會大選,也是德國一處地方選舉;這幾項選舉的結果,都可以反映出民眾對解決「歐債危機」方案的或迎或拒。選舉是民心意向標,不可能是例行公事。
在香港教會圈子,一般堂會都少有「競選」現象;雖然或者有渴望當選的,也多數只會被動地候選,然後等待選舉的結果。值得我們喜躍的是,絕大部分堂會都是從開始已經實行一人一票、由全體會員選出領袖的。至於聯會式的教會組織,則基本上是由各成員委派的代表投票、選出領袖。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剛於上週舉行會員堂代表春季議事大會,並由各會員堂的代表選出新一屆的當年董事。這事看似每年春季的例行公事,實則茲事體大。聯會經九十多年歷屆前賢努力耕耘,既累積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經驗,穩守事主方針;亦需貼近時代氣息,勇於除舊立新,揚顯福音的生命活力。當選的新一屆董事,任重道遠。
新一屆董事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要選舉「執行董事」及各事工部門的部長。作組織領袖的,既要懂得在當守成處守成,又要懂得在當創新處創新。我們的選舉,並沒有任何要推行個人抱負的「競選」意味,然而「執董」一旦似乎是被動的當選時,就要視為眾教會的委託,心態不可能是例行公事的。
社會上的政事選舉,不可能是例行公事。由各堂會的選舉、到本聯會的選舉,雖然少有「競選」性質;當選者仍必慎重其事,建立教會,見證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