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裡面的小孩


2423 期(2011 年 1 月 30 日)
◎ 童話人間 ◎ 林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早前電視分別重播電影《長江七號》和動畫《龍貓》,兩個孩子,一副模樣─一個九歲一個兩歲,都定定地坐在梳化上,看得如痴如醉,偶然發出「咭咭」的笑聲。

  兩套電影,都有相似的情節:有些東西,只有孩子能夠看到,並深信不疑,大人卻總是無法看見,而且就算孩子如何言之鑿鑿,他們也是不會相信的,認為那只是無中生有。

  以童話來說,動畫又比真人版更天馬行空,尤其是宮崎駿的動畫。雖然已經看了《龍貓》好幾次了,但當看著龍貓巴士載著次子兩姊妹騰雲駕霧上天下地,我還是禁不住停在電視熒幕前好一陣子,回味多次,還是驚歎不已。

  看宮崎駿動畫,最深刻的就是像夢一樣的畫面和景象。記得《千與千尋》裏有在水面上行走的火車,看的時候,心裡好像「啊!」一聲的─我不是也曾夢見過一模一樣的景象嗎?

  早年遊東京時曾到過宮崎駿「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美術館座落於一個清幽的環境中,那裡沒有機動遊戲或走動的卡通公仔,一切布置大部分都是靜態的─動畫設計師的工作室,展示一套動畫由靈感構思到製成的經過;一隻大大的毛茸茸龍貓伏在地上,任由孩子們在牠身上攀爬嬉笑;走入「鳥籠」內的旋轉樓梯直上美術館天台,終於親眼看看親手摸摸《天空之城》裡四肢特長的巨型機械人,人們不分大小都圍繞著機械人的雙腿團團轉拍照,臉上展現像孩子般童真的笑......

  宮崎駿在自傳《出發點》裡曾說,會走上動畫世界這條路的人,大多是比一般人更愛作夢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創作,能讓人找回一顆童心。

  「人類就算長大成人了,內心依然擁有一個小孩,無論是談戀愛或是作曲、繪畫的時候─甚至是寫小說、做學問─都和這個小孩息息相關。

  當我們在前往黑暗深淵之際,是由我們心中的大人部分來展開行動,但是,創造性的事物則由小孩子來負責。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心中的小孩子會逐漸乾涸,使人縱使美景當前,也不再感到雀躍悸動......」

  有時候,不妨讓裡面的小孩出來走走,笑笑;可別讓他,在不知不覺間,消失了......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特稿】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