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


2410 期(2010 年 10 月 31 日)
◎ 問道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最近香港社會彌漫著「仇富」的風氣,有人認為過分了一點,但聖經中的耶穌也有許多「仇富」的言論,例如耶穌說富人進天國比駱駝穿過針眼更難,又說富足的人和飽足的人有禍了,更說過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究竟耶穌的思想是否有「仇富」的意涵?

  這樣的想法,充分表現出提問者概念的混淆。

  香港人的「仇富」心理,是反映社會貧富的嚴重失衡,雖或未至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但有錢人在社會政策上佔盡優勢,升斗市民的基本需要長久被忽略,已到了一個瀕臨爆破的地步。我敢打賭,倘若客觀的條件許可,文革式的鬥地主在今天的香港恐怕仍有市場。

  可是,你怎會認為「有錢人進天國比駱駝穿過針眼更難」的比喻是「仇富」呢?在三卷「符類福音」記載著同一件事情,就是一個有錢的年輕才俊,跑來問耶穌,他當作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太十九16-24;可十17-27;路十八)耶穌並沒有因為他有錢就看不起他。恰恰相反,當事人的誠懇與坦率,甚至連耶穌看著也覺可愛(可十21)。可就是這個年輕人對產業的倚賴,叫他看不見比眼前財富更重要的東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耶穌慨嘆,「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上主的國,還容易呢!」(可十24-25)而耶穌這樣說,明顯不是「仇富」而是「悲富」─悲嘆他們「窮得就只有錢」,為了短暫的眼前風光,而錯過了永恆的歸宿。

  富足固然不能說是錯,但貧窮卻提醒人生命虛空的本質。富足和飽足的人之所以有禍(路六23-25),是因為他們的富足和飽足,往往讓他們看不見、感受不到自己內裡的貧乏和饑渴。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路十六19-31),正好說明財富往往為富足的人提供了虛假的安全感;直到災難忽然臨到,他們方醒覺到財富在應付生命問題上的貧乏和不足。

  遭遇無常打擊後的約伯,跟之前那位敬虔正直的有錢人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而分別當然就是「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四十二5-6)。經過災難和剝奪洗禮的約伯,後來得到的雖然比以前更多,但他卻深切地體會到,「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

  「登山寶訓」的所謂「八福」(太五1-12),表面上都是生命中最柔弱甚至負面的質素,卻都指向了生命弔詭的本質,虛心的人有容量,哀慟的人知疾苦,溫柔的人能承受,饑渴的人知飽足,憐恤的人有共感,清心的人不旁鶩,和平之子似上主,為義受逼迫、為上主忍受辱罵的人顯公義。

  明乎此,富足與匱乏本身其實都不是問題的癥結。使徒保羅指出「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2)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青蔥校園】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