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次在巴士座位上拾到一張二十元紙幣,拿去交給司機,司機說不用,自己袋好了,因為紙幣沒記認,失主也不會報失,他拿回公司會很麻煩,要填寫文件。但我若據為己有,是否貪心?甚至犯了十誡?但將它奉獻出來,又好像很不敬。你說可怎辦?
這兩個星期收到的,都是一些比較簡單和生活化的問題。如果不是有人問,大概我也不會特意去思考和整理。但沒有刻意去思考和整理,卻不代表我沒有想法。我有趣地聯想到飛機的自動導航系統。
就如飛機的航行一樣,我們的日常生活亦牽涉不少常規動作和常見的問題。倘若每個重複出現的細節或經常發生的瑣事,都要求我們個別看待、獨立處理,那就實在太過令人疲累了。於是,就像飛機的導航系統一樣,我們亦發展出一些自動應變的措施,讓我們幾乎不假思索就可以輕鬆應付。
在信仰方面,無論我們遇上甚麼問題,我們總可以從三個問題去考慮:第一,聖經有沒有明確的立場?如果有,它怎麼說?第二,倘若聖經沒有直接指涉,有甚麼相關的原則可以援引?第三,正如我上次提過,上主既然賦予我們頭腦和常識,一些不涉及道德原則的生活瑣事,就不必刻意去找一個「聖經答案」了吧?
就以你的問題為例:你在公車的座位上拾到一張二十元紙幣,該如何處理?首先,你曾經嘗試將它交給司機。這是一個正當的做法,也說明你並沒有將它據為己有的貪念。這是最基本的信仰原則。可是由於涉及的數額太小,將它正式報失的程序又太繁複,最大的原因還是物歸原主的機會不大,大概就連失主也不會在意,司機因而提議你自行處理。
這樣,撇除貪婪的因素,你可以選擇處理的方法就自由得很。畢竟只是二十元而已。如果你怕良心不安,因而選擇視而不見,那亦只是將問題轉嫁給下一位乘客而已,你認為他又該怎樣做呢?或許可以多想一點的,是如果你在公車上掉了二十元,你又會怎辦?另外,將它奉獻作慈惠,請你解釋一下,又有甚麼不敬、不潔或不妥呢?白白得來的,白白地捨去,又有甚麼不合聖經的地方了?
當然,如果是二千或二萬元,我們大概會十分清楚該怎麼做;而貪婪的試探或誘惑,才真正變得真實呢!但二十元確實不一定構成一個道德的掙扎。問題反倒是:在二十元跟二萬元之間,那條無形的界線,應該劃在那裏?
但數量在聖經似乎從來不是一個問題。大衛因垂涎拔示巴美色而謀殺烏利亞之後,先知拿單用以責備大衛的那個故事,正說明貪婪者的貪婪,不一定是因為缺乏。掠奪孤寡所僅有的,往往是家財萬貫的富戶!
該怎麼處理,還是你自己斟酌吧。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