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拉臘山挪亞方舟遺骸是否真實
 專訪三位本港探索員


2386 期(2010 年 5 月 1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由香港人與土耳其人組成的方舟探索隊,於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尋找挪亞方舟遺骸時,在高於海拔四千米的冰川挖掘,成功進入巨型木結構。並於四月二十五日,作出聯合公布,木樣本經科學化驗後,證實有四千八百年歷史,與聖經記載的挪亞方舟約四千至五千年歷史相當符合,擬將來把發現申請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並簽訂共同合作協議。其後坊間引起許多質疑及批評,本報就外界多種猜疑專訪本港三位探索隊員(袁文輝、楊永祥、李耀輝)。

  記:袁先生,甚麼時候開始有尋找方舟的想法?

  袁:小學時候,看過吳主光先生著作的《人造衛星發現方舟》,當時就發覺這個課題很有吸引力、很震撼。直到在影音使團有機會做紀錄片,就找與聖經歷史或事跡有關的題材。大概在二零零四年,首次踏足那地,我們在庫爾德族人口中,得知世代傳流一個祕密地方,我們完成了制作後,適逢南亞海嘯,那時與祥哥(楊永祥)合作,覺得方舟與末世有很密切的關係。當時藉著方舟探索,就有三、四千人信主。不久後,有美國學者、帶著四十多人,有冰河學家、地質學家、人類學家等專業人士,與土耳其政府合作,希望在山上拍攝一個月,後來因土耳其軍部不允許,他們不能上山拍攝。我們也與他們聯繫不上,後來我們不靠人造衛星,而是靠著當地庫爾德族人,我們與當地人建立信任及默契,多次找到不同形式的東西,得到第一手資料。尋找方舟對我們來說,希望為罪、為義、為審判,領人早日信主,達致傳福音效果。

  記:那你共去過土耳其多少次?

  袁:影音使團去過七八次,我親自去那裡就四五次。

  楊:若包括探索及找資料的,我們長期有人在那邊,一年就有三四個月,有時也使用當地人。

  袁:我們會派當地人,只要是天氣好,就上山探索。我們基本上掌握全球的方舟探索的資料,也認識了不同的專家,前線的搜索,運用當地人及影音使團人員,在山上探索及調查,在幾年內,前線的探索數目多不勝數。我可以這麼說,在全球沒有哪一隊人,比我們的資料搜集更豐富和完整,無論是在過去及第一手資料上。

  記:現在,除了到馬灣挪亞方舟展館看到有關方舟的資料外,你們是否把過去的資料集合?會否透過甚麼途徑發放呢?

  袁:由於馬灣方舟的地方或形式限制,人們也沒有意思在那裡看到許多相關資料。方舟暫時的資料是整全的十分之一,未來希望將這個過程有書籍以及文字出現。

  記:坊間有人不明白或質疑,找方舟是個很艱巨、專業的工作,而影音使團作為傳播媒體,似乎有些不自量力。其實除了你們幾位外,還包括甚麼人或專家參與其中呢?

  袁:任何一個計畫,當中需要有「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天時」,我們在興建馬灣博覽館時,就開始做方舟的研究,因而建立了很大的方舟網絡;「地利」,若我們不認識庫爾德族人,他們不信任我們,不互相配合,就沒有這效果;「人和」,祥哥團隊的加入,他們是資料搜集的專業,還有Panda(李耀輝)有經驗人士上山核實。加上上帝開路的印證下,我們相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需要在這事上做好。

  楊:其實我們在資料搜集方面,有關方舟鎖定的位置,我們已經找到七七八八。又參加了兩年的世界方舟會議,了解專家如何看方舟的所在地,我們掌握的資訊比歐美的多,在方舟會議中,也有發表我們的探索結果,因此我們在當地的認受性是強的。

  記:有關某大學的教授對木結構的發現有質疑,你們如何解釋?

  楊:我們先看短片,在網上已經公開解釋了。(在挪亞方舟國際事工網站,已有短片解釋外界多個疑問,楊指出Randall Price只是曾「聽聞」一些庫爾德族人說這個地點是假的,但沒有實質的證據;關於某考古學家懷疑木結構是土耳其人作假事件,李解釋,香港隊員確實登上並親眼目睹四千米的亞拉臘山上藏有巨型木結構。他認為如果土耳其隊伍作假,無需製造眾多空間以及附近的零星木材,而其中一個空間更是隨隊攝影師滑倒時意外進入;關於有指巨型木材被祕密運上海拔四千米的亞拉臘山,李解釋,運送這樣大型的木樁,唯一可以利用的可能就只有軍用直升機。但亞拉臘山所在的亞勒省文化部部長獲知事件後;隨即表明該地區從未進行過如此大型工程。)(讀者可登入該網站:www.noahsarksearch.net/big5/,收看詳細內容。)

  記:對於木結構,就是二零零九年下半年發現,影音使團是否全球第一隊隊員進入木結構?在你們之前,庫爾德族人是否先到那裡?

  袁:我們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第一隊,過去二千年,包括馬可波羅都有記載,在山上看見在山上有巨型木結構,所有見過的人都覺得是挪亞方舟,包括巴比倫歷史,而所有東西都是口述、文字、圖畫記載。近二百年才出現相片、錄影機或電影,我們是華人第一隊拍攝隊,進到木結構內拍攝的,嚴格來說,我們不是第一隊發現,而是第一隊有影像實證的。

  楊:至於探索的先後,我們一直都說有土耳其人員幫忙做搜索,他們先到那裡,找到證據然後通知他們,他們拍了照片給我們,我們派Panda去核實,其後香港隊員及當地七八個隊員才上去。

  記:土耳其人員也是近期才進入木結構的?

  袁:是在二零零八年,在石化物之後。

  記:有人質疑,基督教不用找這找哪?是否找到方舟遺骸對我們影響不大,甚至叫聖物崇拜,找耶穌裹屍布、找耶穌墳墓,尋找方舟是否鼓勵崇拜聖物,是否鼓吹這風氣,你們怎麼回應?

  袁:若是聖物崇拜,那麼很多聖經考古學就不用存在,那是人對聖經態度認真、熱心查究、考究,當我們對希伯來人背景、聖經背景愈研究,對解經愈了解,時至今日,上帝是否保留一些痕跡在世上呢?我想探索、研究聖經,這是上帝允許人去做的。作為基督教傳媒,可以找到藝人、電影等手段或途徑,讓人認識上帝。

  記:這次新聞發布了,是否有外國的媒體報道這消息?

  楊:有大量媒體報道,遠及英國、美國、印度、丹麥、阿拉伯等國家,其中也有雜誌希望做專題報道等,這已成為全球的話題,還有人思想到末世的問題,特別現在有很多地方出現了天災。

  記:梁藝齡成為香港隊員其中一員,為何要找一個不是專業且是弱質女子去呢?

  楊:她有感動,希望為神做見證,之前車禍受傷了,還未完全康復,上山的確很困難,但在她堅持做運動、訓練了幾個月,最終可以順利上山......

(左起)李耀輝、楊永祥與袁文輝正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