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地那人


2383 期(2010 年 4 月 25 日)
◎ 女傳道手記 ◎ 丹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長安車載著我們在蜿蜒、還算平整的山路上,滿佈油菜花、白菜花的黃澄澄田埂邊,則有白色的李花和粉色的櫻花、桃花,讓復活節的巴山蜀地顯得秀美。不期然便想到<小放牛>這首歌,只是我們要尋訪的不是酒家而是小敏家。我們原來並沒計畫到她家,又逢清明假期,因此政府人員沒陪我們,就由剛上中專的小敏帶路。

  沿途小敏開心地解說莊稼生活,我這才知道原來玉米的栽種有些像稻米,將玉米種籽包在泥土裡搓揉好,等到發芽後再移植到另塊田裡。車行一個多小時到了小敏家,她和她的母親帶我們參觀她們那超過百年,你可以想像是那種蟲鼠可以在其中找到窩、外面下雨屋裡也下雨的土屋。臘肉、燻魚就和蜘蛛絲一起垂掛在被燻黑的牆上,豬是自己養的、魚是買來的。廚房的不同角落,分別放著給豬吃的玉米、和足夠自家吃一年份量的大米;地板下面養著雞,小敏養的貓俐落地避開我們,她養的狗則幫忙看守著就在附近、家境寬裕的姑姑家。

  小敏每週或隔週回家一趟,她爸爸已經過身四年,我們是這兩年才資助小敏和她妹妹。姊妹倆都長得標緻,加上兩次營會中見她們的穿著都不錯,免不了要想是否幫錯人了?在她們姊妹倆的臥房床上就掛著幾件頗漂亮的外套,我指著其中一件問她:「好像看過你穿這件。」小敏回答:「這些是別人才給的,營會中穿的那件放在學校裡,有點小了。」感謝神的憐憫,透過這回家訪,有機會釐清疑惑,不致錯怪了人。

  開車的師傅當著小敏的母親,顯得頗悲憫地說:「這家人值得幫,孩子這麼懂事??」這話對於一直眉頭深鎖的她,自然頗為期待。我也沒啥心思弄清師傅叨絮的,究竟是出錢幫她們把修房子還是蓋房子,只能半開玩笑回應他:「其實你也可以幫忙的。」每次帶隊,除為學生辦營會外,總要安排探訪受助學生的家庭,一來可以多點瞭解他們,往往有初次到農村的隊員被這裡的貧窮給震呆了;二來也是表達我們的關懷。兩年前一次家訪,和一位小學生及其親人合照,孩子開心得很,因為我們告訴他:「以後別怕別人笑你沒父親,你有這麼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然而家訪也同時將我們自己放在一個為難的處境,看了這些家庭後,常會感到扎心、無能為力。阿龍的爺爺、父親三兄弟都在年輕時便罹患他們不知名的病,除了他的父親仍然癱瘓需要奶奶照顧外,爺爺和叔叔都過世了,他的母親很早就跑了。龍讀了中專不到一年就休學,前年勉強他來參加活動,燙得捲捲的長髮和他不敢望著女孩講話的羞澀很不相稱。去年來,已經大方的抬頭直視。今年營會應該升讀三年級的他,卻不知去向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特稿】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