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屋籠」,不是籠屋


2379 期(2010 年 3 月 28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站在太平山上,看到五光十色的繁華香港,但繁華光影下未被照耀的隱蔽社群,何曾讓人察覺關心?香港社區協會推算,現時香港有十萬人住在籠屋、板間房、天台屋等斗室,當中包括從家鄉飄洋過海來港尋求庇護的南亞人士、每晚在貨車斗『借宿』的單身漢、執紙皮幫補家計的小學生等??」

《明報》15.3.2010

  貧無立錐之地。香港貧富懸殊已到臨界點,富者有幾萬元一平方呎的超豪宅,貧者只有住在兩呎半乘六呎的籠屋,而住在如斯惡劣環境者據統計有約十萬人。

  住在這些地方的人,不單是傳統低下階層的人、失業或半失業漢、乏家人照顧的老人,而且有遠道從非洲或南亞地區來港尋求庇護的人,更加有中五或以上學歷的失業人士、因金融風暴以至金融海嘯而「一舖清袋」的破產商人和專業人士。

  其中一位住在深水埔的中年漢,以前是從事海鮮生意,曾經身家過千萬,有車有樓有漁船,月入高達十萬多元,但幾年前一場雪卡毒風波令他損失慘重,走上結業清盤之路,妻兒亦離他而去。現在這個人住在一間只有三四十平方呎的地方,房中只可容納一張單人床、一個小櫃和小雪櫃。

  香港人為這些又簡陋又小得可憐的地方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籠屋」,事實上它不是一間屋,它只是一個「籠」,勉強可以叫做「屋籠」。它最多可以容納一個人加一點點雜物,而因為它沒有門沒有鎖,為了安全理由它必須起一個鐵籠圍住。早上醒來外出,必須把籠上鎖。晚上回來,就鑽進籠裡面睡覺,而因著「屋籠」太小了,在裡面除了臥下睡覺,也不可能做甚麼。

  籠子裡看出去,當然沒有甚麼街景,有的只是隔籠的仁兄在抽煙,四周煙霧瀰漫加上髒話粗口,還有老鼠蟑螂橫行。住在這地方的人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性,更加要有超乎常人的「抗逆力」,否則不用兩三個星期他就會精神失常。

  一個政府如果真正愛民,急市民所急,它最低限度會想辦法令這十萬人有一個可以勉強稱為「家」的地方。現時的民政事務局局長年輕時是個熱血青年,曾經為民請命而不惜付出沈重代價,他可以去看看這些「屋籠」嗎?探候一下住在這些鬼地方的人,拍拍他們的肩頭,說不用擔心,政府會幫助你。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