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伸出手來—
教會如何回應「八十後」


2368 期(2010 年 1 月 10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甫踏入二零一零年,香港社會出現了一個矚目的新名詞:「八十後」,講的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這名詞一夜之間不脛而走,是因為這群二十餘歲,原本被看扁為Internet Boom沈迷上網打機一族,對社會及政治參與了沒興趣,突然之間在古蹟保育、反對興建高鐵,以至爭取雙普選的議題上走在最前線。社會和教會一直輕忽「八十後」,現在刮目相看之餘,且要認真聆聽和反思他們的訴求及呼聲。

  社會和教會慣常把青少年看待為一個「問題」,扣上某些標籤(例如「雙失青年」(香港)、「草莓一族」(台灣),諸如此類),視之為缺乏自覺性和積極性的一群,嗷嗷待哺等候成人世界的支援。再以教會為例,總是假設青少年只喜歡Hea(懶散),永遠不愛文字閱讀,不會思考,崇拜只鍾情於敬拜讚美,於是教會的青少年活動和營會愈來愈兒童化,教牧對青少年說話也只會講笑話搞搞gag,營會也變得美女廚房般的玩意兒。看來我們放不下心中那個結,就是以為世上只有我們—四五十歲以至五六十歲的一代,才有足夠的能力和智慧去領導社會及教會。

  二零零七年夏天,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寫了一本小書《四代香港人》,裡面提到一個聽來令許多人不舒服的觀點。呂教授說不論在中國大陸抑或台灣,戰後第三及第四代人(相若於「七十後」及「八十後」)基本上已可接班,成為社會一股具實質影響力的力量,惟有在香港,社會政經以至文化領導權仍然牢牢握在戰後嬰兒潮(即五十歲以後)的手上。胡錦濤主席語重心長的勸戒曾特首認真看待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看來「八十後」與「五十後」之間的矛盾張力正是其一。

  事實上「八十後」心底的怨忿和挫敗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們自懂事後正經歷香港回歸,特區政府一個又一個的承諾,然後又是一個一個的落空。教改失誤,甜言蜜語的說「求學不是求分數」,但公開考試的競爭卻比前更加劇烈;承諾六成高中學生有大學學位,原來大多數是令學生負債纍纍而又毫無保證的「副學士」;辛苦畢業後差不多所有工作都變為短期合約,人工少了一截,但實情卻是「肥上瘦下」,坐在領導層的一個仙都不肯少;還有一生要為地產商奴役,怎樣拼搏也敵不過高價樓和高租金,錢都流進地產商及其子女的口袋。「八十後」面對的貧富懸殊和社會不公,比殖民地時代還要厲害。

  教會可如何回應「八十後」的訴求?早一二十年從事青少年工作的福音機構,還可以搞些甚麼「真情對話」叫官商巨賈和青少年坐下談談,鼓勵一下青少年多讀書,培養國際視野。今天「八十後」已不可能滿足於此,有云Youtube、facebook、Twitter已是他們自行國際化的平台,毋須你再苦口婆心;他們要求的是公平的對待,共同分享社會的資源,而不是把他們看作長不大的兒童。

  舊約聖經列王紀下記載一件事蹟,以色列王耶戶在路上遇見約拿達,兩人原本互不相干,但耶戶主動的問約拿達,你願意支持我嗎,約拿達回答說願意,耶戶立刻叫他伸出手來,然後拉約拿達上車,往後一起的事奉主。今天教會也需要這份信心和胸襟,叫「八十後」的一代在教會內得到肯定和位置。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童話人間】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雲彩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