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原來如此


2332 期(2009 年 5 月 3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現時的中三學生將於二零一二年應考首屆中學文憑考試,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昨出版通識、綜合科學、數學(必修部分)、經濟等學科的水平參照成績匯報資料套,當中首次在公開試被列作必修科的通識教育,其考試模式及評卷準則備受學界關注。」

《東方日報》22.4.2009

  擾攘多年的通識科會考評核準則終於出籠,最高級別的準則是「能評估不同觀點,並以有力的理據和充分例子重構個人觀點及提出建議。」至於僅僅合格的準則,就是「只能粗略地傳遞簡單意念。」

  通識教育搞得沸沸騰騰,既設立六大範疇給學生選取,又削足就履地大事改變了原有的學科結構,取締或減少了許多傳統學科。改革者咬牙切齒的說,傳統科目強調背誦死記,不夠靈活,無助於幫助學生融匯貫通,故必須讓路給通識教育,而他們相信惟有通識教育才可以令學生的頭腦靈活起來。

  但矛盾的卻是,通識教育仍然要應考,被列為將來中學文憑考試的必修科,而因為要考試,又不能免俗地要設立評核準則。但通識科不像物理地理歷史,沒有固定的知識範圍,它又如何考試呢?搞了差不多五年,終於提出通識科的最高層次是「能評估不同觀點,並以有力的理據和充分例子重構個人觀點及提出建議。」

  這實際上是一種研習和批判反省的能力。但唸所謂傳統的學科如歷史地理,為甚麼又不可以發展出這種能力來?譬如問對王安石變法的看法、對八九民運六四事件的看法,以至看畢「禮儀師之奏鳴曲」或聽畢成龍論自由,其實都可以叫學生「評估不同觀點,重構個人觀點及提出建議。」

  再深入一點去問,即使是評估不同觀點,事實上也是無止境無邊際的。就以看畢「禮儀師之奏鳴曲」,你可以論東西文化看生死,也可以從大提琴講到二胡和笛子,也可以談到個人理想與婚姻的衝突。通識之奧妙在於「通」,但「通」到哪裡呢?就沒有必然性,只要「說得通」就可以了。

  但評核的時候,評核者有否這種開放的胸懷和欣賞的眼光呢?就是問題的核心了。如果評核者眼光淺窄,或者原本在檯底就有一份模擬答案評核者非參考不可,那麼真正的通識能力是不可能考核出來的。

  搞了幾年通識教育的籌備,還是回到起點,倒不如改革傳統學科的教法,還來得實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