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弱是誰的錯》是契訶夫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表面寫的是貓,但細讀下去就會明白,作者講的其實是關於人與教育的問題。
故事主角是個教拉丁文的大學助理,他發現一本文法書封皮被老鼠咬了,決定訓練一隻貓來捕鼠。他對廚子養的兩個月大的小貓進行怎樣的特訓呢?
首先,買一個捕鼠器,然後放入碎肉作餌,很快就捕獲一隻小老鼠。特訓開始,他命令廚子把小貓抓過來,原意是要牠瞧瞧老鼠的模樣,好把老鼠捉住。可是,小貓被強烈的燈光和人的注目嚇壞了,當老鼠衝出牢籠時,小貓也嚇得趕快逃到桌子底下。
這下子,主角生氣極了,他一把抓住小貓的尾巴,然後抓著牠的後頸,硬要把牠推到捕鼠器前。一次又一次失敗,主角大罵小貓是「廢物」、「垃圾」,扯牠的耳朵,搖晃牠的身體。可是,愈是這樣「教導」,小貓愈是害怕,一看到捕鼠器和裡面的東西,牠就嚇得全身打顫。
契訶夫寫的是小貓,但讀著讀著,我想起的卻是現今的孩子。以前三歲入學已經嫌早,但近年流行的所謂「Playgroup」竟是讓仍包著尿布約歲半的嬰兒入讀,還有那些兩歲半就學法文德文日文的「課程」……這些跟教兩個月大的小貓捕鼠豈不異曲同工─都是揠苗助長!
過早的催谷,只會把本來愛學習、愛探索的孩子,訓練成一提起學習就全身發抖的可憐蟲。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教會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