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抑偉大(二)大而無德乃衰敗之先兆


2324 期(2009 年 3 月 8 日)
◎ 時代講章 ◎ 謝任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經文:馬太福音五章1-16 節

引言

  眾所周知,歐洲的英、法、德及義大利等國都受到經濟海嘯衝擊,並步入經濟衰老期。可是這些國家仍不失為偉大的國家,可見原因不在乎經濟或軍事政治,而是在乎他們對國粹文物及建築遺產的倡議和保存。這反映出他們對宗教和文化的重視,也說明了精神的偉大不必在乎物質的強大。

  

西方近二千年歷史就是一套基督宗教歷史

  英國詩人艾特略(E.T. Elliot)指出,如果基督宗教不存在,歐洲的整個文化也將消失。接著便不得不痛苦地從頭開始,並且也不可能提得出一套現成的新文化來。他斷言說,「沒有任何一種文化的產生和發展,不是伴隨著某種宗教的產生和觀察,文化一定會成為宗教的產物,或者說,宗教一定會成為文化的產物。」所以,今天西方國家的科技進步,就是因為他們很看重文化,特別是促進人民素質的基督宗教文化。所以可以說西方歷史根本上就是一本基督宗教歷史。可是,我們華人教會會重視宗教和歷史嗎?我曾經在倫敦一間華人教會講授過基督宗教歷史課程。使我訝異的是不少學者、學生和平信徒對西方歷史和基督宗教的關係所知甚少。 

  另一方面,沒有宗教,人在精神生活中就失去醫治的作用,因為人不能只活在物質層次上。因為人的靈性與德性若沒被醫治,人就只是像動物般存活。沒有基督宗教信仰也就沒有今天西方國家的文化與藝術,更沒有今天科學、醫學和科技的成就。西方國家如此,東方國家如此,西方教會如是,華人教會更如是。

  

都是因為有了上帝

  容我再說,我在此不論政乃論德。中國有今天的強大,能有今天的成就,北京奧運能有今天的成功,我們能把人送到太空裡去,那都是中國先有了上帝。說白一點,今天中國的教育制度是建立在西方國家對上帝的信仰上。回看歷史,中國近百多年的變化與發展,與西方文化有不少直接或間接關係。例如今天科學和醫學發展,其實都是西方文化及基督宗教所結的「美果」。就是今天中國不少的高等學府,都是昔日西方教會所促成的。可是,我們有承傳他們對宗教信仰和文化的美果嗎?

  今天我們不少人到西方學府及社會取經,這是好的。只是我們是取了甚麼「經」?是叫自己家肥屋潤,經濟起飛的經?還是能啟發人心和良知的聖經?是科技的進步,還是信仰、文化及德性的扎根永恆?或許香港人最關心的是經濟海嘯何時退卻?恆生指數何時重拾三萬三千點?這不是說經濟不重要,但是若我們只求經濟而不求良知,這真是十分可惜!也正反映了我們的劣根性。我們所謂吸收西方文化,若果只是片面地取了西方發展的物質部分,而對於人家最寶貴的精神文明卻視而不見,這豈不是捨本逐末嗎?

  

  為富而不仁乃衰敗的先兆

  物質繁榮的背後,若是沒有精神與信仰的承托,那就是衰敗的先兆。單看巴黎和倫敦就有不少間博物館,劇院和教堂。這就是他們對宗教信仰和精神文明的重視。反觀今天華人教會,我們有重視信仰和文化的價值和遺產嗎?我們發了財,但是我們有立品嗎?我曾經多次想推動成立一間華人基督宗教博物館,因為全球至今乃未見有一間正式的基督宗教華人博物館。可惜至今壯志未酬!我要問的是,為何我們不重視自己的基督宗教文物與歷史?一個沒有、或是不重視歷史與文物的社會,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嗎?一種不珍惜其本身文物與遺產的宗教,會是怎樣的宗教?不重視信徒靈性內省的教會,又會是怎樣的教會?

  

總結

  由此看來,不論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間教會以及個人,如果我們不看重宗教信仰的實質,不看重文化和歷史對人靈性的重要,我們即管在物質層面上如何強大,最後是一定會腐化和失敗的。昔日羅馬大帝國在經濟與軍政上是強大的,但是其淪亡是在於人民德性和墮落,和教會在信仰上的腐化。我們應當以史為鑑,特別是神學教育,教會事工和信徒靈命這三方面,不當只求校舍宏大,或課程五花八門,神學或教會辨學不當只求經濟效應,教會不在人數龐大,信徒個人靈命不只求自我情緒滿足,方法不求速成祕訣,而是引導信徒坦然活在上帝當下。

  登山寶訓中的德性和靈性是我們成為偉大的資產,是我們回歸上帝的當下方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書中有話】